第135章 宫宴(三) (第2/2页)
太子本以为会很喜欢自己送的这份礼物。这份礼物里面包含的深意父皇应该不会不知,怎么反而夸奖起三皇弟呢?他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父皇有意鞭策自己,叫自己不要妄自菲薄,狂妄自大?
自从司马曜立冠以来,名声也在仕人之中鹊起,可大家都是父皇的好儿子所以没有把他让做皇位的假想敌,两人的兄弟情义比山高比海生,自然不会怀疑他有二心。
可思虑良久,太子还是决定暗中帮司马曜一把,因为,此事主要是司马曜起草的,必然会动摇氏族们的利益,加上他还未封亲王,自己作为他的好大哥,自然要帮他吸引了一**的火力与不满。
既然如此,倒不如做成此事,况且司马曜的《劝农书》亦是利国利民之书,晋朝乃鱼米之乡,耕战体系所依赖的正是遍布在关中平原上的那些自耕农,倘若任由那些氏族豪强迫害百姓,那么伤到的是国家根本。
便附议道:“儿臣也觉得三皇弟的《劝农书》写得极好,不如就让儿臣协助三皇弟办理此事。”
“太子当真这么想?可愿意协助皇子曜办成此事?”简文帝紧紧的问道,皇威逼人。
“儿臣愿意!”
“儿臣也要皇兄的协助!”
简文帝见二人倒也是一副诚意满满的样子,就答应了他们,去办理这件事情。
了却这桩事后,太子和司马耀回到座位上尽情欢饮。
曲终舞罢,已然是亥时时分,殿中监已经准备好祭月的流程,皇帝携同两位爱妃,皇子公主紧随其后,一同祭拜天上明月。
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后来作为天体的月被人格化,成为月神。历代皇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就缺少了祭月的消息,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祭月成为皇家的专利。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殿中监的官员拿着祭文念道:“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大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带锡监,吹损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月。”
简文帝虽然站立着祈福,可却是一副诚心诚然的模样,他紧闭双眼祷告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随后宦官把三根清香递到他手里,他一脸敬意地把香插在香炉上,便遣散众人各自回宫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