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宫宴(四) (第2/2页)
简文帝将信笺打开,环视群臣一眼,说道:“诸位卿家又何见解不如直说,朕边看边听,争取的早点处理,放卿家们归去中秋团圆。”
早就恭候在一旁的中书侍郎何冲躬身出列,道:“臣认为这此火灾意在人为,不然这地牢中的逃犯怎么逃出,老臣以为理当派遣御史大夫巡抚州郡,调查真相!”
“臣附议!”
“臣附议!”
……
“朕看完急报上描写的事态,也如卿家们所想,可这事派谁前往最为合适呢?”简文帝不怒自威的盯着他们言道。
那桓温踏出一步,弯身言道:“臣有一人选,不知道陛下愿意让此人巡抚州郡否?”
“说来听听!若合适就让他去把这件事情给办了!”
“臣举荐太常谢裒(pou2)之子谢安。”
“哦!”简文帝惊叹道,因为谢家和桓家政见不同,怎么会让这么一个没有官位的人来处理这件事情呢?
谢安少年时,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朝廷最初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那桓温解释道:“昔日谢安便有才名在世,举孝廉而不就,现也是而立之年,心境必然有变化,不如陛下开恩在仕一回,好解决燃眉之急。”
“臣附议。”
“臣附议。”
……
“既然如此那就拟一份旨意上来,朕盖印之后立刻出发吧!”简文帝用袖子挡住面容,打着哈欠说道,俨然一副困意十足的样子,随后坐直身子说道:“此次桓卿家能举贤任能,不计个人恩怨,朕想赏赐卿家点什么,不如由卿家开口吧!”
桓温让身后的高嵩呈上黄铜色的玉匣,又将玉匣之中的诏书拿出来,握在手中庄严肃穆道:“老臣不愿见百姓们受苦,连夜把诏书写好,陛下还请事急从权,立即安抚百姓,查明真相!”
说着,莫总管便从桓温手中接过诏书,递到皇帝跟前,简文帝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并无半点谋害之意,几乎把大权都压在谢安身上,好让他在长沙郡行事,这才卸下防心,呵呵一笑道:“看来卿家是想将这赏赐换成急令,朕不允!尔等忠心卫国朕不能不赏,来人,将太子献上来的美酒,一式一份送到各位卿家家里吧!”
众大臣得到赏赐后跪地叩头拜谢:“谢主隆恩!”
晋永和十年,春秋八月十五,在府里过中秋的谢安,被敕令为长沙御史大夫持圣旨巡抚长沙州郡,调查火灾真相,安抚灾民,连夜乘船从大运河而上,直达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