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于独立日出降的华盛顿(上) (第2/2页)
不过欧洲列强在北美殖民地的力量还相对弱小,而且他们互相之间还在准备打仗,所以根本无心对付环球集团最近的扩张举动。至于印第安人的各个部落,他们战斗力太过弱小,根本就不被环球集团放在眼里,甚至就连乾隆皇帝也不把他们当回事。
乾隆皇帝最近的日子过得非常不错。大清帝国和环球集团之间的合作已经逐渐进入正轨,光是贸易采购这一条就给民间和各级造作衙门带去了不菲的收入。加上朝廷从东印度公司取得的分红,乾隆皇帝的小金库迅速的变得膨胀起来。而那些与环球集团关系紧密的,本地商人也在这个过程当中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海宁在江南在内的多个地区创办了一系列的交易所之后,各上市新股的优异表现,更是让他们在迅速盈利的同时,也通过介绍推荐个股之类的方式,结交了更多平时无法结交的达官显贵。
这种面子和里子都拿到手的生活,在目前看来还有进一步延续下去的可能。毕竟环球集团和西班牙王国的谈判正在积极的进行当中,虽然过程一波三折,尤其是在苏禄苏丹国和北美移民冲突这两件事情的影响之下,颇有一些西班牙的贵族们反感与环球集团的来往,但由于葡萄牙王国几乎收到了和乾隆皇帝相同的巨额回报,所以西班牙国内其实有更多的贵族更希望能够和他们的邻居一较高下。
总体来讲,环球集团与西班牙王国的谈判在接战和主动权方面都远远的高于和英国之间的谈判。一旦双方的谈判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诸如马尼拉帆船贸易这样横跨太平洋且能够给大兴帝国带来巨额白银收入的贸易,必然会更加频繁的进行起来,到那个时候,各个贸易公司的收入状况肯定会大幅度改善。
而且,由于大清朝廷到现在还在犹豫是否放开海禁政策,所以环球集团仍然是大清帝国唯一能够主动进行海外贸易的通商途径。这种情况之下,但凡能够与之沾边的股票交易,几乎都只有疯涨这一种可能。
然而,那些如今还如痴如醉的人们肯定不会想到,他们的皇帝已经在酝酿一件极有可能会给他们带去雷霆一击的事情。
而这件事情。似乎也是乾隆皇帝为数不多值得在乎的一件事情。
今年早些时候,乾隆皇帝终于见到了去年就开始赶路,跑了一年多才投到他怀抱当中的准噶尔部三车凌。
三车凌是三个人的合称,他们是因为准噶尔部内乱才来投靠大清的。与之相类似的,还有那个海宁最讨厌的名字,阿睦尔撒纳。
三车凌的到来,让乾隆逐渐意识到了准噶尔部的混乱与脆弱,这让他萌生了彻底消灭准噶尔部的想法。
于是,海宁很快收到了乾隆皇帝的亲笔书信,他计划在明年发动针对准噶尔部的战争。
明年,也就是1755年,确实是个多事之秋。
按照历史记载,新一阶段的阮王拓土也将拉开序幕。
这也意味着,拓土阮王的行动也该开始。
但对抗一个人口密集的传统东亚国家,对于领地过于分散的海宁来说无疑是有巨大难度的,所以他专门把大清东印度公司给拉了进来。
除了向北美的移民之外,海宁还模仿白令公司的合作模式,吸引了大量清朝军官和士兵的参与。
不过这些人的驻地并不在大清境内,为了缩短攻击距离,他们被事先安置在了克伦邦南部地区。
这附近在200多年后有一处大名鼎鼎的地方,叫做克拉地峡。
这里就是缅甸和泰国通向马来半岛的那处纤细的脖梗子。
海宁没费吹灰之力就将当地势力给拧断了脖子,加上克伦邦本来就是他名义上管辖的土地,而且他的军队已经从北向南扫荡到了这里,并进一步实施了更加有效的控制,所以他很快就拥有了一处可以安置少量军队的地方。
另外,缅甸南部还有一个岛屿,名字叫做尼格莱斯岛。它在原本的历史上应该会在1753年4月份被英国占领。
不过海宁在印度击败英国之后,对方在印度洋上的活跃程度降低了许多,至少是不敢继续向缅甸方向作出试探了,所以这座小岛就躲过了英国人的魔爪,反而进入了大清东印度公司的控制之下。
海宁在这里也驻扎了几百名士兵,并正在试图修筑一座棱堡。
再加上一些零零散散的潜入越南南部地区的间谍和士兵,已经有1000多名大清方面的武装人员准备参与这次行动了。
另外,打着外交使团的名义,海宁还向金边王朝派遣了一支数百人的使团,这支力量也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不过,这一连串的变化都是准备工作,而且还是准备工作当中的一部分而已,距离实际的成果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在过去的1753年,值得海宁拿去给合作伙伴们炫耀的战绩还有很多,能够用来作为基础去进攻阮氏的自然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