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远方的信件(二) (第2/2页)
布拉尼敦话一出口,立即遭到霍集占的反驳:“你我兄弟二人被准噶尔禁锢了好多年,到今天才得以回归故土,如果听大皇帝(指乾隆)谕旨,你我二人中必定将有一人被召至北京作为人质,那与被准噶尔禁锢有什么区别呢?”
霍集占所言其实根本站不住脚,接受清廷招抚与被准噶尔禁锢完全不同,乾隆亦绝无可能让他们兄弟中的一位去北京充当人质——自古以来,只有拿儿子做人质,哪有拿兄弟做人质的道理?兄弟恰恰是权力的竞争者,被人拿去做人质,形同是帮剩下的那位清除竞争对手,他还求之不得呢,又谈何牵制!
可恰恰是霍集占的这番话把布拉尼敦给吓住了。霍集占接着又趁热打铁,分析说准噶尔已灭,附近也没有其他强邻,正好可以收罗各城,谋求割据,不然将永久受制于人,“我方久被准夷(指准噶尔)所困,今属中国(指清廷),则又为人奴,不如自长一方。”
霍集占野心极大,他既怕参与阿睦尔撒纳叛乱一事受到追究,同时也像准噶尔那些降而复叛的首领一样,被阿睦尔撒纳叛乱所鼓舞,认为清军忙了半天,却还是被耍得团团转,证明并无能力控制西北,这正是他们谋求割据的良机。基于这种认识,他除极力煽动布拉尼敦外,还给对方打气,称南疆地险路远,清军征伐不易,不是说来就能来的,而且就算真的要征伐,也会受部队疲惫、粮运不继之困,最后终将不了了之。
霍集占虽然后来才赴天山南路,但权力地位却在乃兄之上,加之能言善辩,使得布拉尼敦最终接受了其蛊惑,决定拒绝招抚,与清朝分庭抗礼。大、小和卓于是一面召集部众,举行独立式,一面传檄各城,要求收拾好鞍马兵器,戒严以待。
事情叙述到这里,其实海宁早就已经猜到,乾隆早晚都得面对这两个人的挑战。远征准噶尔对于清朝军队来说确实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所以乾隆皇帝的花招难免就多了一些,这自然给了某些人以绝佳的机会,毕竟乾隆皇帝只不过是一个站在经济自动恢复所创造出来的虚假胜势上的一个统治者而已。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才华可言准确的说在人类历史上劳动者的智慧拼接起来的财富,向来不是少数统治者的智慧能够诠释的,他们根本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引导劳动者,只知道欺世盗名沽名钓誉而已。所以那样只打台塑的统治者肯定会给这些人送上机会。无论历史怎么改变,只要乾隆不死这种事情就不会断绝。
可惜,海宁现在还不能让乾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