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小气还是大方 (第2/2页)
喜得赵保仁露出一口黄牙,不住地朝小两口道谢。
“那里正你看,这些苦荞……”沈昀道。
“堆在这里,先堆着,没问题的,你们想啥子时候来搬,就啥子时候来搬。”
赵保仁手里捧着好大一串钱,心里美得“滋滋”冒泡。
朝着自家婆娘不停地晃着铜钱。
看看吧,他们家不用上山受那罪,照样比他们割得最多荞麦的人都赚得多。
而且这回他可没有仗势欺人,也没有搞小动作。
而是靠他‘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赵保仁从于氏那里成功收获到赞赏的眼神。
美美地送了苏小七和沈昀离开。
踏着月色走在乡间静谧的青石板路上,苏小七捏了捏肩膀,有些疑惑地问沈昀:
“你先前便答应了里正,为啥不跟我说。”
“怕你不同意。”沈昀倒是实在。
他说着以怕苏小七迷路为由拉住了她的手。
正好赶得及听到苏小七心中腹诽:
“呸,说得好听,怕我不同意,我有那么小气吗?”
沈昀点头,又摇头。
印象中苏小七对钱财看得特别重。
她要是赚到钱了,一双桃花眼会笑得眯成月牙儿。
但她似乎又真的不小气。
每次不管她挣多挣少,她总会在城里给他的家人带些东西回来。
挣小钱就带吃食,挣大钱就会带衣衫。
见沈昀不说话,苏小七怕这事影响两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革命友情’主动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笑着道:
“其实你这事儿干得不错。”
想想赵保仁平日里为人不咋样。
但今日却实实在在地帮了他们大忙。
要不是他开口背书,凭她和沈昀估计要费上不少的周折。
回到家中,只剩下等门的沈小妹,其他人已经困了睡去。
两人草草吃了夜饭,冲了凉,进了房间。
两个人似乎都还没有睡意。
沈昀想了想问道:“那些苦荞要用来做甚?”
苏小七看他张嘴,原本很紧张。
她生怕沈昀提到她不愿意说的“空间”等事情上。
但听到是这事,立马松了一口气,掰着手指头解释道:
“一部分可以做成苦荞茶,喝了对身体有益,自家留些,其他的拿到城里去卖了。
我告诉你哦,我先前剩下的卖了三十文一斤。”
沈昀挑眉,找人收割最多三文一斤,他这小娘子却有本事翻十倍。
厉害!
“再有一部分可以制成药材。”
苏小七说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
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中对苦荞也有记载,其功用甚大,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说到中医,这是她家传的,她一下子找到了在现代与家里人理论药性时的感觉。
一口气“吧啦吧啦”地说个不停。
“小七是如何学的这些医理?”沈昀试探着道。
不管是从苏家来看,还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她都不大有可能学到这些东西。
苏小七一愣,这话戳到她了,心里止不住地想起现代家中的情况。
她的父母、哥哥,以及叔叔伯伯家的兄弟姐妹。
他们所有人都一样,还不会认字就要背药经。
这些东西早就深深烙印在骨子里,就算她后面改学农学也没忘记。
她想了想,憋出四个字:“家学渊源。”
心里不停地叹息:“好想他们,好想好想。”
沈昀仔细地分辨着听到的两句话。
一句是苏小七当沈昀面说的,一句是她心里想的。
她想谁,是苏家人,还是那天在街上看到的那群乞丐,亦或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