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劣势 (第2/2页)
在接受军命之时,各个将领倒是都十分肃穆,没有一丝一毫的杂乱之意。
陆鸣缓缓抬头,看了周围一圈,共有将领十五人,其中有戎北这样的一军之长,也包含了底下的千夫长。
城内驻军数量确实不多。
除去蒙古骑的五千人,火力营的四千人之外,便只剩余了当初随着赵成引诱曹仁一战的那三千人。
偌大的城池中只余留一万两千人作为守卫,也难怪那批俘虏心思浮动,想要生事。
陆鸣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开口道:“接下来,我军即将南下,目的地为三处,荆州、上庸、汉中。”
众将都是微微一愣,面上出现了几分不解。
他们只知有战事将启,但却着实不知道居然是三开。
“军师,就我军现在这点兵力,填进一处战场都嫌人少,放进三地未免...”
戎北有些迟疑的开口:“末将也曾听闻过三方战况,兵员最低的一地,都是五万起步,投进去几千人,连个水花都打不起来。”
这倒不是他在妄自菲薄,心有怯战,而是对战场最为正确的认知。
别看当初清末,大英数百人就打的清朝数万军队节节败退,几乎要神话了枪炮之力。
但是实际上,燧发枪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
若是数千重机枪,火力无限,那众将领不会有分毫的担忧。
但是燧发枪...
每一次装填火药都需要近半分钟,再加上装填铅弹和瞄准的时间,哪怕是老手,射击频率最快也就两分钟三枪而已,还没有射箭来的快。
燧发枪的优势其实是在于省力、射程较远。
寻常士兵的正常射击距离,也就是六七十步,且很难保证精度,相当于四十余米,而燧发枪能够保证在百米以上还保证有一定的破坏力。
士兵连续射击个十余枝箭,就会肌肉酸累,难免动作变形,导致射程降低,需要休息。
而燧发枪却只需要承受一定的后坐力而已,只要弹药数量足够,坚持一两场作战全程没有半点问题。
若是两军数量相当,自然是军械占优的一方能够获胜。
但是投在大规模的战场上,他们能够发挥出多大的作用那可就未必了。
后世所评定的枪神,真正在混乱的战局中,十枪中八枪都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
更多的人是十发子弹都中不了两发。
在战场上,也就起个壮壮声势的作用罢了。
更何况,魏国现在同样有了军备。
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分配,一旦在战场上遭遇了火力覆盖,几千人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更小了。
在这种战局之中,没有个两万兵卒,都不配显摆一下存在感的。
其他的将领和陆鸣的关系没有那般亲近,因此没有明言,但是看其面色,也俱都是在赞成着戎北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