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修建祠堂 (第2/2页)
里正有些尴尬,但还是试探地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咱们村子如今路也修好了,还托薛娘子的福,以后都能把粮食卖给朝廷,这对咱们村子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所以大家伙儿就想着能不能先把村子里的祠堂修一修,就是这个钱么……”
薛婉清一听,明白了。
原来是想找她要钱。
薛婉清微微一笑,说道:“村子里修建祠堂是好事,我们都是顾家村的人,自然也是要出一份力的,只是不知……修建祠堂需要多少?”
里正连忙说道:“自然不会让薛娘子单独出的,我们大家伙儿,每家每户都会凑一点,薛娘子如今富贵了,就比别人家多出一些,给个十两银子就行。”
“修建祠堂也是为了供奉咱们顾家村的列祖列宗,我们村民一定不会忘了薛娘子的恩情,会把你公婆和廷安的牌位供奉进去的。”
薛婉清从荷包中取出二十两银子,塞给里正:“这里是二十两银子,还请里正不要嫌少,供奉祠堂是大事,东西自然要选好的。”
里正拿了钱,欢天喜地地离开了。
祠堂修建那天,村里特意请了薛婉清回到村子主事,各家各户都议论起来——
“听说了没?这次咱们修建祠堂,薛娘子出了二十两银子呢!”
“可不是,光是祠堂,她一个人就出了大头,以后咱们村子都承着情呢!”
相较而言,王春花家的处境就显得尴尬了。
里正只从王春花家拿到五十文钱,还是刘婶子给的。
因此,村民们一个嫌弃地说道:“不是说瘦猴儿当官了吗?当官的就这气量?拿出五十文,也好意思来出头?”
“听说这五十文还是刘婶子给的呢,王春花那是半个子儿都没花,里正去要钱的时候,还被她冷嘲热讽了一顿。”
“人家现在富贵了,发达了,哪儿还记得我们呐?瞧她这些天,又是绫罗绸缎,又是鸡鸭鱼肉的,从牙缝里抠出来一点儿,都能把钱捐了。”
两相对比下来,薛婉清的形象不知道高大了多少。
就算有钱了,也没抛弃村子里的乡亲,也不摆谱,还想着办法地跟村子里的人挣钱。
正当村民把捐钱的石碑埋进祠堂门口的时候,王春花挤出来了,一看名单里没有他们家的名字,顿时就生气了——
“里正,凭什么薛婉清的名字排在第一个?她那个死在战场上都没回来的相公,还有脸面供奉进祠堂?”
薛婉清冷笑:“怎么,你这也要跟我比吗?是不是想把你家相公也供奉进去?”
王春花没读过书,也没什么见识,总以为被供奉进祠堂,被村民礼拜就是好事,因此嘴上嚷嚷着:“我们家大柱可是当官的,在战场上立过功,给咱们村子长脸添光了,凭什么他不能?”
王春花的话音落下,大家纷纷笑了起来。
有人打趣道:“王春花,你想让瘦猴儿进祠堂供奉着,问过他的意思了吗?”
还有人忍不住笑:“那估计得等一些年,瘦猴儿变成一个木牌牌,才能摆得下吧?”
王春花的脸登时红了,这才意识到祠堂是只能供奉死人的。
她又尖着嗓子说:“你们这是什么态度?我们家大柱可是当官的,哪个许你瘦猴儿瘦猴儿地喊的?”
“你们还以为我们家是以前穷的叮当响的乡下汉子呢?我们现在的身份地位也不一般了,以后你们全都得改口叫顾大人。”
“还有……”
王春花挡在祠堂的石碑前,道:“这石碑上为啥没有我们大柱的名字?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
薛婉清轻蔑一笑,反问:“你想被刻在这石碑上,有捐钱建祠堂么?”
里正气得要死,站出来怒道:“我去你家要钱,你半个字儿都不肯给我们,还是刘婶子给了钱,这不,石碑上不是刘婶子的名字么?”
王春花力争到底:“凭啥刻我婆婆的名字?大柱现在不一般了,身份地位哪里配不上你们这个破祠堂?把大柱的名字刻上去,可是给你们添光!”
里正冷冷一笑,大手一挥:“不需要,谁给的钱,我们就刻谁的名字,把石碑给我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