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修路修桥 (第2/2页)
对了,河流的汛期是不是快要到了?
薛婉清当即心生一计,每年汛期前,朝廷都会募一批青壮年修理大坝以及需要维修的道路,若是人数稀少,甚至会要求每个乡县每家每户都出一个男丁来。
但不少家庭都存了些银子,遇上这种事情,自然更愿意交些钱免去此次服役,这样一来,人数就不够了,朝廷往往还要花钱去雇人。
不过,今年就不用愁了,南坪县不是有很多人嘛!
薛婉清当机立断径直朝着县衙走去,这时候县太爷还在县衙处理事务,一听见是薛娘子找就将人邀请了进来。
闲苓也正在愁流民的事情,不少人匿名举报流民的恶劣行径,或是偷东西,或是抢劫,一天投上来的匿名状不下于十张。
见着人进来,闲苓就将正拿在手上的匿名状放下:“薛娘子找本县令有什么事吗?”
薛婉清一眼撇到那匿名状的大致内容,看见了“流民伤人”几字,就知道自己今天来对了。
“县令大人是不是也在为流民的事情发愁?”
薛婉清看出闲苓眉目发愁,分明是为此事忧心许久的模样,闻言更是一愣:“薛娘子还真是来料事如神,瞒不过你啊。”
“说罢,你有什么妙计吗?”
闲苓无奈摇摇头,这个薛婉清还真是总能给自己惊喜。
“先不说妙计,只是我想问问县令大人,您相信这些匿名状当中所写吗,流民抢劫伤人盗窃……”
闲苓不知薛婉清用意,但依旧仔细思索后缓缓开口:“说实话,我不太相信。”
“流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接纳他们的地方,而且还有薛娘子布粥施善,大家都友好相待,根本没有理由突然暴起。”
薛婉清放下心来,看来县令是个明白人,只是被忽悠在其中的人太多了,三人成虎。
“我也是这样想的,此事背后绝对是有心人在推波助澜,目的或许就是想将流民们赶出南坪县,即使我做再多善事,也只会更加招来大家的不满罢了。“
县令点头:”的确如此,这样一来,你就等于是站在了大家的对立面,得不偿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否给流民们安排工作,让他们自力更生安定下来,就不会再遭人话柄了呢?”
薛婉清沉思道:“我经过此地的时候,发现途径南坪县的河流将迎来汛期,而大坝年久失修,道路也破烂不堪,是时候修缮一新了。”
“的确,我也正在想,是时候向朝廷申请钱款了。”
这在薛婉清的意料之中:“修路建桥,最需要的就是人手,往年大家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劳作,后来往往都是朝廷用钱买人手,今年是否可以将这一批流民雇佣起来呢?”
“而且,流民们的工钱也不用太多,大家都只是想要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罢了,包吃包住这一个条件就能招来不少工人。“
县令并未立即答应,但脑海当中早已将此事构想出来,的确正如薛婉清所说的那样,这个方法是最为便捷,且能一石二鸟的好主意。
“你怎么保证流民们都愿意来呢?”
闲苓谨慎,可在问出这样的问题出来之后,自己都没忍住笑了,流民们比他们预想的更需要这个职位:“是我多虑了,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多谢县令大人!”
县令看着眼前这个眼珠子发着光的女子,会心一笑:“你为南坪县出谋划策,该是本县令感谢你才对。”
事情就这样敲定下来了,薛婉清和县令约定好,自己会负责将流民们组织起来,按照古代军营排队连的方氏集结,便于朝廷管理。
而县衙则会按照往年雇佣工人同样的价钱—一月二两银子,结工资给每个劳作的流民,这钱虽不多,但包吃包住,对于流民们来说已已经很多了。
当天,薛婉清刚将这个消息告诉大家的时候,就得到了不少支持,报名的人数在一日之内就到了二百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