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实施计划 (第2/2页)
但是估计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而且也不存在丢失的风险,所长想了一下,就对我们说:“这个我来解决,我再跟上级沟通要一架。也别民用的了,就按之前的规格来,以保证一定能完成任务。”
果然是领导,做事情就是有魄力。
但接着,当他给上面打电话的时候,电话那边肯定也说了些批评的话,搞得他脸色也不太好看。但好在结果是可以的,上面同意再送一架航拍器过来。但送过来至少也得三天时间。
这三天里我们也没闲着,根据周老怪他们提供的坐标,我们也去搜索了几圈,但结果跟我想的一样,一无所获。
第二天,陈雷就请了个假,去城里回来后,只买了两个东西。一个是风筝线,一个是转轴。
看来他到是想得很全面,这种风筝线又结实又轻,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三天后,另一架航拍器也到了。
直到这时我才看到他们所说的航拍器是什么样,这种军用远程航拍器,基本上可以说是军用远程无人机,跟我想的不一样,大了很多……
东西一到,我们就忙活开了。陈雷早就做好了方案,他直接把转正固定在无人机底部,然后把风筝线拉出来直接拴在另一架无人机的尾部。又在三检查确认转轴顺滑无卡顿之后,这才放下心来。
操作员是周胖子和小杜,之前没看出来,原来他们以前都是经过相关培训的。
起飞后,我们就只能通过望远镜观察空中的情况。
不得不说操控这种飞行器肯定是很难的,因为操作台就很复杂,根本不像我想的那种一个遥控,而是一整个操作台。上面可以发出不同的指令,据说还能自动测量,屏蔽雷达之类的……
两架无人机飞到一定高度之后,其中一架就稳定在了半空,而另一架无人机就拉着风筝线开始朝之前丢失无人机的地方飞去……
之前我还担心绳子那么多该怎么搞,没想到还能用风筝线。这一点上,我很佩服陈雷的想象力。
“一千米。”
不久,小杜就出声提示我们,离目标地点还有一千米。
“五百米。”
“四百米。”
“两百米。”
随着无人机缓缓前进,他一直在报告距离。
“一百米。”
“五十米。”
“三十米。”
终于,等他报到三十米时,陈雷忽然喊了一声停。
小杜也立即停了下来,然后报告,“距离目标地点还有二十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