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只要锄头挥得好 (第2/2页)
“啧,可惜了。”
一听江东军要撤,吕布第一个反应便是挥军去追,只是转念一想,己方别说水师了,便是船都没有一艘,就算明知江东军要撤,也奈何对方不得,最终,也只能是无奈地吧咂了下嘴。
“确实可惜。”
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下,陈宫同样也是无奈得很。
“军师,欲争天下,必先取江东为基业,经此战后,我军之水师建设也该提到日程上来了。”
没有水师就没有江防,别说攻掠江东了,便是自守都很成问题,一念及此,吕布不得不开始考虑成立水师一事了。
“主公所虑不无道理,只是一来我徐州财政已见吃紧,短时间里怕是有心而无力,再者,我徐州诸将中,并无擅水战者,这统军大将之人选恐是难定啊。”
对吕布所提出的战略设想,陈宫倒是没有异议——徐州三面皆敌,哪怕目下已握九郡之地,可也就只是守有余,攻不足,若能拿下江东,那便能有个稳固的大后方,这,对于吕家军来说,无疑极其之重要,奈何手头无钱无人,他也真是没辙。
“钱财一事,军师无须多虑,且待安抚了广陵百姓后,吕某便会去东海郡一行,快则一个半月,慢则两个月,定能将盐场一事安排停当,到那时,自无须担忧钱不趁手。”
“至于统军大将么,我徐州境内确实乏人,不过荆州人才却是不少,不止是水军将帅大才,便是王佐之才也颇有几个,若能引来为用,何愁大业不成。”
徐州几经战乱之后,人才流失确实很严重,不过,吕布却并不以为意,概因他早就瞄上了目下在野人才最多的荆州——庞统、徐庶、崔州平、甘宁、魏延等文武,无一不是一时之俊彦,至于诸葛亮么,却并不在吕布的考虑范围之内,无他,这厮一门心思要恢复汉室,彼此理念不同,完全没有任何合作的基础。
“哦?”
身为天下有数的谋士,陈宫可是相当自傲的,此时一听吕布张口便是“王佐之才”,心下里自是难免有些个不以为然。
“此事不急,刘景升那厮最好虚名,又与江东孙氏是死仇,今,既已知我军击败了孙策,定会打着调停我徐州与朝廷关系之名号,派使节前来联络,到那时,且先虚与委蛇一番,而后顺势派人回访,自可暗中联系目标人选。”
“唔,此事明面上可由许氾为主使,曹鹏为副使,暗中主持延揽人才之大事,以我军连战连胜之威名,应是能引来不少人才。”
无论何时,人才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对此,吕布自是有着极其清醒之认识的,也早就琢磨好了如何打动那些在野人才的应对之策。
“如此,倒是可行,只是那刘景升未必肯放人吧?”
半年多的大战下来,吕家军的地盘已从三郡急剧扩张到了九郡,军事方面,因着泰山军的加入,倒是没太大的问题,可文治方面真就难免有些个捉襟见肘了,正因为此,哪怕不信荆州还有在野的王佐之才,可对吕布挖刘表墙角一事,陈宫还是打心底里赞成的。
“无妨,且走一步看一步好了。”
只要锄头挥得好,不怕墙角挖不倒,办法啥的,终归是能想到的,完全没必要担心那么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