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突如其来的赏赐 (第2/2页)
问题是陛下这赏赐来得实在莫名其妙啊。
而且不光是他们,整个朝廷有几个不奇怪的?
丞相大人难道就不奇怪?
只是众人并不知道,李斯心中也很奇怪。
这赏赐的时间不早不晚,就在儒生一案之后,很耐人寻味。
自己是赞同斩杀儒家的,秦始皇当时明明也动了杀心,但最后却下令关押,不是杀了了事,这事情本身就很反常。
李斯又想起那天大殿上,陛下忽然一直追问扶苏,这父子俩是不是当时就有什么事情?
要是事后扶苏又劝过秦始皇,那倒也符合扶苏性子的。
只是陛下怎么会轻易改变想法?
管家刘伯走了进来,附耳在李斯身边说了什么,众人就见他神色忽然变了,像是听见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余下的人不由纷纷看向周围,互相以眼神询问:出什么事了?
李斯示意刘伯下去,然后道:“各位大人,陛下刚才下诏,将监狱中的儒生释放了。”
众人大吃一惊:“什么?”
“陛下的旨意?”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想:陛下竟然真的改了主意,不杀儒家了?
一群人纷纷看向李斯,等他反应。
但此时的李斯也在想。
前脚释放儒生,后脚就赏赐扶苏,这两件事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刘伯说,诏书是差不多同时发往公子府和监狱的,只是后者的消息要慢一点。
扶苏,很有可能就是促使陛下改变想法的人。
只是理由在哪里?
面对众人的眼神,李斯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诸位大人觉得,陛下改变主意,是为了什么?”
……
不光朝臣们在想,此时咸阳城的一家酒馆当中,也有一群儒生在讨论扶苏。
为首之人正是当时在朝廷上书劝谏陛下停止焚书之举的儒生。
“当时陛下一言不发,朝臣又全部赞成那李斯所言,我等只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谁又能想到,数日之后,我等竟在这酒楼中,庆祝平安无恙。”
“诚如林兄所言,那日大殿上,连一向亲近儒家的公子扶苏也居然赞同诛杀。”
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反驳。
“非也,公子扶苏可没有说过赞同。你不在现场,不知那日局势凶险,他不愿附和,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哎,我同意子赋兄说的!当时我俩都在大殿里跪着,陛下不知为何一定要他给个回答,公子就是不说。”
这两人说完,旁边那些没参与上书的,都对这公子扶苏产生了一点敬意。
一些人砖头朝着杜子赋看去,好奇问道:“子赋,那你们后来平安出狱,也是跟这公子有关吗?”
杜子赋想了想,也想不明白其中关节,只能摇了摇头如实说道:“我也不知,但陛下后来改变主意,也确实是真的。再然后……”
他凝神细思,又道:“我们就再也没有被那狱卒刁难,直到昨日平安出狱。”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杜子赋压低声音,等旁边人都凑近,他才低声说:“你们不觉得,陛下对扶苏公子的赏赐有些古怪吗?”
的确古怪。
他们刚刚走出监狱,秦始皇后脚就赏赐扶苏。
而且用的名义还是“献策有功”。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各自心中都有了一个猜测。
难不成,他们平安获救,能坐在这里庆祝自己毫发无损,真是这扶苏公子在背后帮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