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四十七回 汉哀帝宠爱佞幸 孔司徒明哲保身

第四十七回 汉哀帝宠爱佞幸 孔司徒明哲保身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东汉之布衣天子!

“如今国事混沌,外戚争权,令人担忧。大司徒王嘉胸襟宽阔,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兢兢业业,是不可多得的治理人才,他的死实在令人感到怜惜。

当初,我参与审判迫害大司徒王嘉,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誓死进谏,为国挽留贤才呢?

如今想来,多么令人懊悔啊!”

刘欣的亲舅舅大司马丁明,实际上一向敬重大司徒王嘉,为王嘉之死,感到深深的内疚和痛心。

一天,大司马丁明在刘欣的面前,无意间谈起了王嘉的往事。

刘欣有些悔意,对大司马丁明说道:

“大司马大人:

如今朝廷人才奇缺,令人忧虑。也怪朕当初年轻气盛,折辱死了王嘉,让政事停滞不前,令人遗憾万分。”

见刘欣有些悔意,丁明遂称赞大司徒王嘉的才干品行,请求皇帝宽恕王嘉的家人说道:

“陛下啊:

臣以为,王嘉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恶人,也不是存心跟陛下过不去。

王嘉的才干和品行,可以说是当世无双。王嘉被董贤等人陷害,死得实在是太过冤屈,而陛下也放任他们陷害贤良,实属不智。

请陛下大发慈悲,饶恕王嘉的家人。”

不想,刘欣听丁明说到,王嘉被董贤等人陷害之类的话语,心里顿时就有些不乐意了。

“舅父大人,你说王嘉是被董贤等佞臣陷害,死得冤枉,这就有些是非不明,善恶不分了。

王嘉其实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

天下的恶贼们,总是千方百计,试图掩饰他们自己的罪恶,怎么不说自己冤枉呢?

光是触怒皇帝,悖逆天子这一点,就是死路一条,不可饶恕。怎么能够说王嘉没有过错,死得冤枉呢?”

刘欣反驳舅舅丁明道。

刘欣哪里肯承认自己犯下的过失,是自己要让大司徒王嘉去死呢?

听了舅舅丁明请求饶恕王嘉家人的话以后,刘欣心里很不舒服。

自此,刘欣对舅舅丁明有了一些不满和怨恨,甥舅之间,有了隔阂。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九月十九日,刘欣颁布策书,罢免舅舅丁明的大司马官职,让舅舅丁明离开朝廷,回到自己的宅第休息养病。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十一月,刘欣任用自己的亲信大臣,前定陶国太傅、光禄大夫韦赏,担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十二月初六,刘欣举行盛大隆重的仪式,任命侍中、驸马都尉董贤,为汉朝廷大司马、卫将军。

就这样,大汉朝廷又开始了双司马掌控朝政之局,开创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担任三公要职的先例。

在任命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的策书上,刘欣用生动的言辞,勉励董贤说道:

“爱卿啊,朕树立你为三公,就是要你作为汉朝廷的辅佐,成为朕的股肱之臣!

朕知道爱卿你,一向忠心正直,能够匡正众事,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

希望爱卿,深深地体会朕的心意,尽心尽力辅佐于朕,不辜负朕的信任。”

当时,董贤才刚刚二十二岁,就一步登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了大汉朝廷的大司马,位列三公之位。

然而朝野人士,无不错愕惊异,对皇帝任人唯亲,重用大司马董贤等佞臣,不以为然,嗤之以鼻。

大司马董贤虽然贵为朝廷的三公,但却常常不在大司马府里处理朝廷公事,而是常住在未央宫宫中,随侍皇帝,主管朝廷的尚书事务。

文武百官如果想向皇帝上书,报告国事,必须通过大司马董贤的允许之后,才可向皇帝奏事。

那时,董贤的父亲董恭已经担任了卫尉。董贤担任大司马,已经位列三公之职。

刘欣觉得给予董氏家族的宠爱,还不足以表示自己对董贤忠诚的感谢。

于是,一天朝罢,回到内宫,刘欣就对大司马董贤说道:

“董卿啊,如今你已经是三公了,而你的慈父还是卫尉,处在九卿之位,已经不再适合了。

朕决定,立即将你的慈父,调升为光禄大夫,官秩为中二千石。

董卿以为如何呢?”

董贤大喜,急忙谢恩道:

“陛下的皇恩浩荡,臣感激涕零。朕一定死心塌地,鞠躬尽瘁,报答陛下的圣恩。”

刘欣见董贤满意,心内大悦。

于是,刘欣正式下旨,把董贤之父董恭高升了一级,并下旨让董贤的弟弟董宽信,接替董贤以前的职位,成为了驸马都尉。

到了此时,董家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董氏的亲属兄弟子侄,一下子鱼跃龙门,大都担任了侍中、诸曹之职,能够定期到宫中去朝见皇帝。

董氏家族的亲属子弟,享受的荣宠尊位,在丁、傅两家新贵之上。

丁、傅两家子弟,见董氏家族受到皇帝专宠,皆愤愤不平、怨恨不已。

然而,庇护傅氏家族、丁氏家族的大树傅太后已经驾崩,傅喜、傅迁、傅嘉、傅晏、丁明等有影响的人物,皆被皇帝罢黜,眼见董贤仗恃宠爱,骄横跋扈,皆无可奈何。

因此,不仅是老权贵王家,对董贤恨入骨髓,新贵傅氏家族、丁氏家族等皇亲国戚,也对董氏家族,视同仇敌。

汉朝廷新旧权贵、皇亲国戚、大家豪族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已经到了势同水火、不可调和的地步。

当初,大儒孔光在担任御史大夫之时,董贤的父亲董恭,在御史大夫孔光的部下任职,不过是担任一个普普通通的监察御史。

作为监察御史的董恭,他的声望地位,当然远远在自己的上司御史大夫孔光之下,要事事尊奉、服从御史大夫孔光。

董恭的儿子董贤,当上大司马、卫将军以后,就开始位列三公之位。自然而然,董贤的官位就与大司马、车骑将军韦赏和大司徒孔光等人同列了,可以与大司徒孔光平起平坐了。

大司徒孔光虽然德高望重,资历很老,与大司马董贤一样,都是朝廷的三公大臣,但实际上,大司马董贤深受皇帝宠爱,掌控的实权,其实还在大司徒孔光之上。

大司徒孔光和汉皇帝刘欣,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刘欣任命董贤为大司马以后,见董贤年纪轻轻,资历、贡献、才干都还不够,就超越了群臣,恐怕人心不服,心里忧心忡忡。

“大司马大人年纪轻轻,才干品行并不突出,对大汉朝廷,也似乎并没有什么杰出的功绩和贡献。

只因朕宠爱信任大司马大人的缘故,大司马大人才得以登上地位显赫的大司马高位。

在群臣眼里,大司马大人可能名不副实,并不能够让人心服口服。

朕一定要竭力宣扬,大司马大人检举揭发叛逆的赫赫功劳,千方百计地提高大司马大人的威望,让大臣们尊崇大司马大人。

如此,才能够让大臣们心服口服,听从董卿号令,以褒奖董卿对朕的忠心耿耿。”

刘欣深知大司马董贤的威望功劳不足,不足以指挥领导群臣。

于是刘欣想方设法,欲提高董贤的地位,希望董贤受到大臣们的尊重和敬仰。

一天, 董贤随侍在刘欣身边,君臣相谈甚悦,刘欣越发

心急火燎,想提高董贤的地位,让大臣们都尊崇董贤。

于是,刘欣微笑着,给董贤设计,授意董贤说道:

“董卿啊:

虽然你才干卓越,计谋超群,善解人意,已经被朕任命为大司马、卫将军,但如果大臣们不配合爱卿的工作,处处掣肘你,恐怕你的工作也难以开展啊!

朕今天为你设下一计,定能够有助于你。”

董贤听了,大喜,急忙对刘欣说道:

“多谢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请问陛下,计将安出?”

“爱卿啊,是这样的。大司徒孔光大人德高望重,受人爱戴,是群臣的典范,你应该深知。

如果大司马阁下,能够稍稍放下自己的身段,私下去大司徒孔光大人的府里,进行拜访,以示对大司徒孔光的尊敬,定能够获得大臣们的看重,增加董卿阁下的威望地位。”

“陛下英明!计谋实在高明!臣领教,臣一定前去拜访大司徒大人,向大司徒大人学习请教!多谢陛下英明指教!”

董贤喜不自禁,答应道。君臣相谈,十分投机,尽欢而散,董贤依计实施。

大司徒孔光素来就恭谨小心,先前遭受挫折以后,吃一堑长一智,更加信奉明哲保身的原则。如今担任大司徒以后,更加恭顺听话,循规蹈矩。

大司徒孔光还十分善于体察上意,当然非常清楚皇帝对董贤的宠爱,远远在群臣之上,皇帝千方百计要大臣们尊宠董贤,以提高董贤的威信。

“大司徒大人:

大司马、卫将军大人,派人前来传信,准备到大司徒大人府邸拜访。请问大司徒大人,如何回复?”

儿子孔鳐询问父亲道。

“什么?大司马、卫将军大人,要来拜访老夫吗?老夫愧不敢当啊!快快有请,不可怠慢!”大司徒孔光老练,知道董贤拜访的目的,急切地吩咐道。

听到皇帝跟前的红人大司马董贤,就要到自己家里来拜访的消息,大司徒孔光受宠若惊,立即忙碌了起来。

孔光一边布置侍从警戒,一边穿上官服、戴上官帽,毕恭毕敬地亲自走出自家的大门,到家门口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和迎接大司马董贤。

一直望见董贤的庞大车队出现以后,孔光才又毕恭毕敬地退入自家大门,回家去布置招待贵宾的礼仪。

大司马董贤的车驾到达孔家中门,下车、进屋以后,孔光立即进入客厅待客,亲切迎接董贤、拜见董贤。

宾主相见,孔光与董贤寒暄问候,一切做到恭敬谨慎、尊崇备至,礼节周到完美,无法挑剔。

孔光甚至不敢用接待同等地位宾客的礼节,去接待大司马董贤。迎送之礼,尽善尽美。

大司马董贤回宫以后,迅速把在孔光家里,受到孔光厚遇的经过,禀告了刘欣。

听到孔光厚遇董贤的报告以后,刘欣喜上眉梢,立即下旨道:

“董卿啊:

大司徒大人深知朕的心意,真是帝国的忠臣,不予以奖励,怎么能够褒扬大司徒尊敬爱卿的诚意呢?

兹下旨,授任大司徒大人的两个侄子为谏大夫常侍,请大司马大人立即派人,去向大司徒大人报喜。”

孔光得到大司马董贤派人送来的喜讯以后,对董贤十分感激,对门人弟子说道:

“大司马大人深受陛下宠爱,还知恩图报,孔光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从此,大司徒孔光对大司马董贤更是有求必应,礼遇周到,把董贤当做自己的上司侍奉。

大司徒董贤的权势,遂凌驾于众臣之上,几乎与皇帝的权势相等了。

前大司马新都侯王莽,一直是王氏家族中最有才干能力,而又最受太皇太后王政君喜爱的子侄。

当初,自从大司马王莽,因为坚守礼制礼法原则,受到刘欣和朝廷新贵丁氏、傅氏家族排挤,而被刘欣贬逐以后,汉成帝刘骜的外戚王氏家族,就逐渐地走向衰微,在朝中任职的人越来越少了。

只有平阿侯王谭的儿子王去疾,还在朝中担任侍中一职,王去疾的弟弟王闳,在宫中担任中常侍一职。

在汉朝廷朝中、宫中任职的王去疾、王闳兄弟两人,作为外戚王氏家族硕果仅存的代表人物,是王氏家族中寥寥无几的几个还在朝政任职的子弟,在大汉朝廷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官爵。

中常侍王闳的岳父,就是与前大司徒朱博关系十分密切的中郎将萧咸。

而萧咸是前将军大儒萧望之的儿子。因此,萧家是人人敬重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

大司马董贤的父亲光禄大夫董恭,对名门望族的萧咸家族,一直十分仰慕,渴望结交。

董恭想为自己的小儿子驸马都尉董宽信,求娶萧咸的女儿为妻。

于是,董恭就委托中常侍王闳道:

“中常侍大人,董家小儿宽信不才,一直仰慕中郎将萧大人的清誉美德。

拜托中常侍大人,去对你的岳父中郎将萧大人说明一下董某的意思,希望我们萧、董两家,能够结为儿女亲家。董某感激不尽,一定不会忘记你的撮合之功。”

中常侍王闳知道董家是皇帝跟前的红人,不敢得罪,于是承诺道:

“光禄大夫大人,我一定抽空,向岳父大人谈起这门亲事。只是不知道岳父大人的意下如何。”

萧咸名门望族,是世代诗书门第,一直看不起董家这个暴发户。

“岳父大人:

光禄大夫大人,准备与萧家结亲,不知岳父大人意下如何?”

见到岳父,中常侍王闳就提出了董恭的请求。

听见董恭、董贤父子求亲的消息以后,萧咸十分惶恐,当即回绝,并向女婿中常侍王闳谢绝道:

“贤婿啊,萧某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董家是高门大户,又受到皇帝陛下的格外亲信,满门暴富,我萧家小门低户,怎么高攀得起呢?”

萧咸不敢答允光禄大夫董恭为小儿子董寬信求亲的请求,一口拒绝了与董家的亲事。

中常侍王闳,对岳父萧咸拒绝与董家结亲的做法,十分不解,询问岳父道:

“岳丈大人:

如今董家是炙手可热,受到皇帝的格外宠爱,他人希望高攀,还来不及呢!岳丈大人为什么拒绝与董家结亲呢?”

见女婿中常侍王闳茫然不解,萧咸急忙向女婿王闳解释说道:

“孩子啊,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降下灾难祸事。飞来之福,并非好事。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虽然像香甜可爱的馅饼,人人都希望能够吃到,但也可能是一个诱人的陷阱。

像董家这样的暴发户,就像夏季暴涨的洪水一样,涨得快,自然也消失得快。

作为一个智者,我们要善于从一些小事中,看出事件的端倪,领悟潜藏的危机。

我记得,皇帝当初任命董公为大司马时,策书上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

‘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

这是尧帝将自己的大位,禅让给舜帝时所说的一句话,不是皇帝拜三公所惯用的语言啊!

由此可见,皇帝的策书中,已经暗藏玄机,值得引起我们的加倍警惕啊!

前辈贤良士大夫们,见到这种情况的,没有不感到恐惧犹疑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