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斩龙台【4000+】 (第2/2页)
百万水族同时发力,浩浩荡荡的气势连天上三位真人的存在感都压了下去,那种不惧死亡的凶悍让巫明蹙眉,觉得自己投进去连一点水花都不会溅起。
“是时候了。”
对此,上方三位真人神念交流,相视颔首,一拂袖,逐日舟落入斩龙台内,各自端坐高空,纯阳法力释放,凭空出现三轮煌煌日冕。
嗡嗡嗡……
他们纷纷将浩瀚的法力注入斩龙台,水晶平台颤动,剔透表面游离璀璨符文,很快一道宛若倒扣的玉碗般气罩包裹,隔绝内外,表面水汽升腾,氤氲成雾,七彩光辉反射,带着点点梦幻气息。
咚咚咚……噗呲噗呲……
一只只水族悍不畏死的冲撞在光幕上,被法力反震下化作一蓬蓬血雾肉泥,眨眼就死了十万只,气血汹汹,形成红雾茫茫,一股厚重的血腥味弥漫,混杂在灰白妖雾中,形成暗红色。
在这种氛围下,剩下的水族更加癫狂了,拼命的往前挤,发生恐怖的践踏,一具具残缺尸体落入长河内,浑白化作了淡红,血肉溃散成块,被深处神秘诡谲大口吞噬,进一步复苏,蛰伏的庞大力量心惊胆战。
真人们淡然,闭目主持斩龙台,天刑道人则神念传出,最后给众多道人讲解一次龙脉法会的规则,并隆声道:“你们去吧,我等要全力催动阵法,镇压长河,不便出动。”
闻言,巫明早已熟知法会流程,法会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守护斩龙台,清剿水族,梳理长河诡谲。
斩龙台没什么好说的,有真人主持,万无一失,重点在清剿水族,以及捣鼓残余下来的上古灾孽,危险又伴随机缘。
水族灵肉对道人来说也是一种资粮,可卖给军中武士,乃至炼制丹药、符箓、法器,至于灾孽……此次水灾强度不大,卷起的只是长河表层的事物。
有可能是一块块神通、元神开辟的秘境碎片,里面道藏丰富,危险性不大。
长河越靠近水面,残余的诡谲年代越近,多是近代道人们大战斗法,被人斩杀后跌落进河里,或者在长河开辟洞府的道人闭死关,突破失败悄无声息埋葬在长河里,秘境由此形成的。
曾经就有一位幸运儿得到某位近古真人传承,最后成就元神,开宗立派。
而等清理完之后,长河水灾也随之平复,紧接着就是法会第二阶段,或者说后者才是真正的龙脉法会。
以一方方斩龙台为擂台,相互论道斗法,争夺魁首,好处是瓜分人道气运,每次镇压水灾,都代表人族气运又一次高涨,会溢出额外的天命气运,持有者如同一张短暂的太初道种体验卡,修炼无往不利。
此外还有龙君祝福,真人们的赏赐,这些对巫明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随着真人们的下令,逐日舟上的道人蠢蠢欲动,他们静静等着围攻斩龙台的百万水族被斩杀差不多,为首三位神通师兄师姐方才出动。
“各位师弟,我等先去。”
身穿法家服饰的严肃道人对天刑一拜,化作一道虹光远处,另外娇艳女冠和粉嫩女童则分别选择相反的方向。
三人皆默契分开,免得遇到同一个秘境起了争执,并且他们不屑呆在斩龙台附近,这里水族在刚才那波劫气爆发下,已经被消灭差不多,残余好处已经不多了。
剩下的道士们也差不多类似的选择,一个个往不同方向前往,分别镇守长河一段段水域。
而巫明等待片刻,暗中默运转【禳灾解厄法】燃烧一波气运,然后随便挑一个方向,释放出团团幽黑色云雾,结成一辆阴葵云銮。
噗通!
他浸入长河时,隐隐察觉到背后一道目光投来,但巫明没有理会,催动云銮往远处飞。
斩龙台上,低调的苏衍看向远去的巫明,面无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隐藏在大袖内的手紧紧握住一枚龙珠。
苏衍长长吐了口气,回头望向半空闭目端坐的真人们,神色浮现复杂,最终腾空远去。
许久,天刑睁眼,遥望片刻,摇头闭目,低叹道:“自作孽,不可活啊!”
…………
另一边,在崂山镇守的斩龙台下游,靠近长河出海口处,一尊一模一样的水晶宫殿上,停靠一座通体绽放纯白光辉的山峰,竟是由一本本竹筒组成,此为书山。
斩龙台上同样人影绰绰,矗立数十位儒家子弟,他们胸膛透出白辉,养一口浩然正气,齐齐吐出时,天惊色变,弥漫的蒙蒙灰红劫气褪去。
“子不语怪力乱神!”
霎时河面上密集水族们痛苦嘶吼,河底原本一股股有复苏迹象诡谲气息也很狠狠镇压下去。
为首一位气质儒雅的年轻道人,双眸晶莹剔透,如璀璨星辰,这刻他听闻身后的两位师弟议论不禁蹙眉。
两人一者身着华服,面容清秀稚嫩,手持蒲扇,犹如一位少年贵公子,出自青州苏家,名唤苏文。
另外一个人则高高瘦瘦,颚骨突出,身着朴素,沉着脸十分严肃,他名唤高麟,出身连寒门都不是的平民,通过稷下在青州开遍的文苑书院进入学宫。
苏文凑近,率先开口笑道:“高师兄,按照当年那厮的约定,说要于斩龙台上分生死,如今据说还顿足阴神,简直可笑,我出手教训也显得丢身份,不如派几位师弟去收拾他即可。”
闻言,高麟厌恶看来苏家贵公子,离开几步冷哼道:“说这些废话,你不就是觉得不保险,想和我联手一起对付苏衍吗,老想着用下九流的手段,世家大族也就这样罢了。”
高麟大袖一拂,正气凛然道:“堂堂正正在斩龙台上分胜负即可,我自信能斩掉他,这等龙族余孽,竟然还能堂皇立于道脉真传之位,耻辱!”
“哼,好像那苏衍也是从你们苏家出来的吧,呵呵,世家就是屁事多,吾不屑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