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11 (第2/2页)
“那真是太好了!天佑我大唐啊!“公孙恒喜极而泣,这一刻,也是心悦诚服于大唐。
夜晚,婧曦站在星空下,研究星宿,以备明日大战。
”你说有援兵,他们信,我不信!“一身戎装的李长歌走到婧曦身后,见她还有心情看星星,语气带着责问。
”没错,没有援兵,但我可以借啊!“收回目光,负手在后,饶有兴趣的盯着李长歌那张愤怒不失娇俏的脸,在对方没发火之前,继续说道:”阿诗勒部兵强马壮,自李唐以来,兵部积弱,难有一敌之力,我们唯有智力取胜。论上阵杀敌,我未必不如你,若无成算,我不会来朔州。“
深不可测的冰冷从对方的眼中传递过来,让李长歌整个人如坠冰窟,或许惧意是潜意识里处于对强者的敬畏,收回眼光,空中只回荡着她清冷的声音: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明日见分晓!“
第二日,每个士兵紧握着手里的武器,城墙下,阿诗勒部的兵马正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向朔州移动。为首之人,就算隔得很远,婧曦在城墙上还是能一眼看出是阿诗勒隼。莫名的,搭上城墙的手都有些颤抖闭上眼睛,把那股焦躁的情绪压下。
各为其主,不能割让一寸领土。阿诗勒隼,别怪我。
回首间,朔州士兵身上的肃杀之气也愈加浓厚,那是一往无前的锐气,为自己的家国而战。想到此,婧曦下了城墙。
”你去哪儿?“一直关注婧曦动静的李长歌拦住她,这个时候,身为大唐公主不能退缩。
”我来朔州前,偷了王军廓一点东西,你去告诉公孙恒,让一些士兵来取。“打掉她的手,婧曦的语气也有些不好,整个人给李长歌的感觉很奇怪,可一想到这人身怀奇门遁甲,定有后招,也就低头让路。
婧曦说的东西是火药,这个在战场上运用得当,必将势不可挡。这还是庐江王李瑗给自己做炼丹用的,哪知道被婧曦顺走了一部分。这个时候火药运用的还不是很广泛,所以在前几日就命公孙恒打造了几台投掷器,就是为现在做有利之用。本来她没想过要这样做的,可阿诗勒部来势汹汹,若不一次性击退,日后朔州还会重蹈覆辙,今日之险还会再次上演。
”公主,这是何物?“看着士兵一筐子一筐子搬上城的黑球,公孙恒虽不知为何物,日前这位公主还考教他们的投掷训练,实难想香这黑球能和投掷器产生什么联系。眼下战争一触即发,他此前也做好殉城的准备,将朔州的未来都交给了李长歌。
”火药!“
见他们露出不解的面容,婧曦缓缓解释道:”烟花想必你们不陌生,我只是把烟花爆炸的伤害扩大而已。“从一个筐子里拿出一枚火药,将引线那头对准公孙恒他们:”这是引线,一旦点燃,必须尽快投掷出去,否则我们脚下这面城墙都会损毁坍塌。这也是为什么日前我让你选择精锐官兵加以训练的原因,只为今天背水一战。“
”小小一枚火药,威力居然如此之大?“秦老一只眼睛紧紧锁定在婧曦手里的火药上,声音都带着不同寻常的颤抖。
”烟花虽好看,可聚集在一起爆炸的威力不可小觑。这火药配比是我精心所制,朔州过了最炎热的季节,否则这火药实难见天日。只是火药之威力,用太多实伤天和,有违人道,若非阿诗勒部逼我朔州至今,乐嫣是绝不会让他现世的。“
最先明白的还是公孙恒,兴趣上来的他,不耻下问:”公主的意思是,火药遇热就会有灾?“
做了一个打住的手势,婧曦摇摇头,指着城下: ”大人,此物容我们日后再谈,火药不多,但足以震慑阿诗勒部,有了它,他们也不敢小觑我们!“
”好!“公孙恒一拍手,他们赢的概率加大,更加高兴不已。扭头又对上娇弱女儿家的公主,想到自己的女儿,老父亲之心一览无余,拱手道:”还请公主内院歇息,血腥之地公主实在不宜在此。“
微微福身,谢绝了公孙恒的好意,”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战士们前线浴血奋战,哪有我在后方享受安逸,乐嫣不才,会些岐黄之术,愿为我朔州将士尽绵薄之力!”
周边经过的将士听见了婧曦这番话,感动的热泪盈眶,投注在她身上的眼神就更加热烈。他们一群大男儿身后也有家人,很难有如此胆识之女,皆是对她肃然起敬。也更加相信,他们做大唐子民更是无上荣光。
在阿诗勒部大军进攻到城下时,公孙恒命将士投放火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几乎响彻整片朔州,饶是他们看到爆炸后那鲜血淋漓的一幕也是深深震撼。仅仅一颗,就让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鲜活的生命被夺去,这下他们才明白为什么婧曦会说火药有违天和,简直是人间惨剧也不为过。
阿诗勒隼第一次见到如此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勒紧缰绳的他不敢轻易上前,心中早已惊涛骇浪。自己的鹰师押后,雄狮首领贪功冒进,损失惨重。他现在居然生出了一种恐惧,要么撤退,要么死。
“阿诗勒隼,你还在等什么,你的鹰师只会躲在我熊师背后当懦夫吗?”
熊师首领土喀什见自己手下送人头似的往上扑,偏偏阿诗勒隼还不为所动,他们熊师和鹰师伤亡对比太明显,这次回去,延利可汗问罪,首当其冲就是他。打着要拉一个垫背的,他也要把阿诗勒隼拉入浑水里。
就在阿诗勒隼准备冲击之时,地面居然开始颤抖,就连战马也开始嘶鸣,隐隐透着不安。
“隼,你看!”
身旁的穆金让阿诗勒隼往身后望去,百万雄师仿佛从天而降似的正朝着他们而来,就好似要碾压他们一般。
“是唐军!”
阿诗勒隼面带沉重,此番唐军成前后夹击之势,他们溃败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