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迷案》上部《柏子山计划》 第67章 伟忠遗嘱,叶落曹家 (第2/2页)
于秋叶吃惊地问:“谁?”
于伟忠说:“我的入党介绍人蔡永令和谢先的儿子谢弘。”于秋叶点头抹泪。于伟中又拉住曹山手,“曹场长,知青们给社员添麻烦了。我和秋叶都连累了乡亲们。秋叶,秋叶......”他喘着气,断断续续地,“秋叶和得索有情,我本想成全他们。可是,可是......”于伟中泪流,“现在我不行了,只得把秋叶交给大有......”说到此于伟中乞求地望着曹大有,“您父子俩别嫌弃秋叶,她已有了得索,得索的......”
于伟中没说完,头一歪,停止了呼吸。
于秋叶哭喊着扑到于伟中怀里......“爸,爸呀!”
转眼到1970年春。曹山家堂屋里间。于秋叶仰躺在床上,乱发,脸滚汗,嘴咬被子,呻吟......
大队卫生院接生员,戴手套,准备针,药。曹大有的母亲,在床一侧扶着于秋叶的头。曹山,曹大有在外焦急地徘徊......
于秋叶呼吸急促,一阵呼喊:“得索,得索呀......”她憋气,突然长叫一声,“啊——”
突然,里间传来婴儿啼哭:“呜哇!呜哇!”
接生员喊:“恭喜,是个男孩!”
曹山和曹大有一起奔进里,惊诧而高兴:“男孩?!”
于秋叶虚弱地躺在床上,怀抱着安静的婴儿。她感激地望着大家,禁不住泪流满面:“谢谢爸妈你们照顾,谢谢你们了!”
大有的母亲安排大有:“大有,快拿鸡蛋和红糖,给秋叶和接生婆烧荷包蛋茶!”
曹大有拿鸡蛋回来,又到秋叶床前,秋叶深情而又感激地望望大有,又转向曹山:“爸,您给孙子起个名字吧!”
曹山摆手不好意思:“不,不,曹家都是大老粗。你是有学问的人,你结合着形势,起吧!”
于秋叶喃喃道:“我怀的是得索的根,人是曹家的人。我和得索为治苇相识相爱。让孩子就叫曹苇吧?”
曹山满口答应:“好,苇子根扎泥土,坚韧向上。这名字起得有意义!”
曹大有两手一拍:“好乖乖,让我抱抱苇子!
1974年秋。柏国农场”知青宿舍。宋得九被保送上大学,被龙根用轿车接走;杨抗利、杨抗美被父亲杨秀峰用中巴车接走。有的知青背着行囊徒步离开农场......知青宿舍冷冷清清,人数越来越少。
于秋叶站在曹家大门前。她一手拉着曹苇,一手怀抱曹枝,目送同伴、好友离开“柏国农场......
1977年的夏夜,圆月高悬。曹苇已在床上酣睡。于秋叶在卧室内,伏桌认真看书,准备高考。女儿曹枝在床上嬉闹,捣乱,影响于秋叶。
曹大有上前嚷道:“别搅和,影响你妈学习。走,我抱你看‘月姥姥’去!”曹枝从床上爬起,扑到曹大有怀里。曹大有把她抱起,走出去。于秋叶全神贯注看书。
曹大有抱着曹枝走出大门外。月光如洗。远处偶尔听到谁家的狗叫。“月姥姥,黄巴巴,小孩闹着要吃妈(奶),妈(奶)不甜,爬门外玩,门外有狼,往家藏!”曹大有抱女儿哼唱,他晃悠着,女儿在他怀里慢慢睡着了......
1978年春。梨花怒放,芦苇荡漾。一邮差骑着绿色摩托车进曹家集村,拉长声音:“于——秋——叶,大学录取通知书!”
村民出门观望,有的指指点点。于秋叶、曹大有、曹山出外迎接。
男邮差举着邮件:“于秋叶,祝贺你,你考上郑州大学了,还是法律系!”于秋叶接过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泪水顺脸淌……
四年以后。秋叶在郑州大学法律系毕业留校任教,并带曹苇到郑州就学。在硕果累累的秋季,于秋叶一手拉着曹苇,一手背住简单的行襄,里面鼓鼓地,是陈得索交给她父女俩的青花瓷罈子。
曹大有,女儿曹枝,还有公婆,部分村民把于秋叶、曹苇送到曹家集东路口。于秋叶和曹苇一步一回头。送行的人伫立不动。
曹枝咬着手指,突然,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拼命地追去喊:“妈,妈妈呀,你不要我啦?!”
于秋叶,弯腰把曹枝搂在怀里,说:“好妞妞,妈还回来呢!”
曹枝头扎到于秋叶怀抱,稚嫩的童音令人动容:“不,你要哥哥,不要我了!”
曹苇为难而懂事地说:“妈,我留家让枝妞跟您走吧!”
于秋叶迟疑,难为情。
曹山催促秋叶:“不要犹豫了,还是带苇子好。他正上学,耽误不得。等枝妞上学时,你再带她不晚!”曹山抱起曹枝,续道:“好妞妞,听爷爷的话,让你爸送你妈走。妈妈明年回来,给你买花衣裳!”然后瞪曹大有一眼,“还呆着干什么,帮秋叶提东西,赶快走!”
曹山回忆结束。杨括在认真倾听,朱晓不停地做记录......
陈得索沉思...然后他把曹枝拉到跟前:“这就是枝妞吧?挺乖的。”曹枝面无表情,好奇地瞪大眼睛望着陈得索。
曹大有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苇子更帅,可像你的身腰头呢!”
陈得索脸唰地红了:不好意思地说:“这是秋叶你俩的功劳,也是你们的儿子!我只有惭愧!”他急切地问,“秋叶母子现在情况咋样?”
曹大有说:“秋叶已成郑大讲师了,苇子在郑大附中上初二了!”
陈得索迫不及待地说:“我要去看看他们母子俩!”
曹大有爽快应允:“好,我陪你,好长时间我也没去找她了!”
曹山脸阴沉下来,似有难言之隐。他盯着陈得索,试探询问:“贤侄,你成家了吗?”
陈得索苦笑笑,答:“成了!”
曹山仍有疑虑问:“孩子多大了?是男孩?”陈得索摇摇头,不愿多说。
杨括插话:“得索,我们来主要是调查于伟中和你父亲的问题。现在你又到郑州折腾,合算吗?”
陈得索态度执拗,道:“怎么不合算?我就是为父亲的问题而去。”他痛心道:“我想见的人,死的见不了,活的见不成,有愧呀!”
杨括看拦不住陈得索,只好同意:“那你去吧,我和朱晓同志回去处理你父亲的问题,等消息吧!”
陈得索点头,鞠躬,“我谢谢二位领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