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黄道周的忽悠 (第2/2页)
谁知道,这家伙拿了贡米充数,如此一来,朱慈烺自然是品尝出来了。
此时的朱慈烺是愤怒异常,他之前一心想着推广杂交水稻来改善大明的粮食问题,谁成想,居然被黄道周如此敷衍。
气急败坏之下,他直接将桌子掀翻在地。
“好你个黄道周,居然敢糊弄本宫,看我不收拾你。”
海瑞也没想到朱慈烺会发这么大的脾气,听到朱慈烺要收拾黄道周,海瑞连忙说道:“殿下,黄大人在南京一直在日夜不停的处理政事,一刻也没有懈怠过,绝对没有懒政怠政,您是不是弄错了?”
朱慈烺此时巴不得亲自跑一趟南京质问一下黄道周,但是北京的事还没搞清楚,他实在是抽不开身,见海瑞替他求情,于是朱慈烺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给他写一封信,让他给我解释一下这米的问题,你明白的告诉他,要么把真正的杂交水稻米交上来,要么就把种子给我还回来,要是连种子也没有了,就让他卷铺盖滚蛋!”
开玩笑,这些杂交水稻可是朱慈烺拼了命换回来了,现在水稻没了,再想培育估计少说也得十几年,这十几年又会有多少人会被饿死?朱慈烺不砍他的头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海瑞闻言连忙道:“是,我这就去写信给他。”
出了这事,朱慈烺吃饭的心情也没了,他一甩袖子说道:“本宫回去了。”
说罢,转身离去。
可怜海瑞,只是帮忙捎了点东西还陪进去几套碗筷。
愤怒之余,他又连忙给黄道周写信,怒斥他耍滑头的行为,并且让他赶紧把东西交出来。
徐胜年则默默地回家拿出四书五经开始为明天的大战做起了准备。
次日,上朝。
卯时,众臣进殿,这次人来的可是空前绝后的多,各部御史以上的官员全来了,都察院、大理寺来的人也不少,甚至国子监也来了几个人凑热闹,大有看戏的样子。
众臣来齐之后,崇祯和朱慈烺依次上殿,王承恩上前一步尖声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声音刚落,于谦当即站出来说道:“臣有本启奏。”
之前上朝也都是于谦提出请赏,然后各大臣逐一辩论,这次也不例外。
崇祯淡然道:“于爱卿可还是为了辽东军饷一事请奏?”
于谦沉声道:“是的陛下,辽东之战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有余,如今不仅是辽东,南京和山东也都在催要欠下的军饷。”
“尤其是辽东,去年欠饷便已经过了千万,去年冬天虽然发下去一部分,但是仍旧是杯水车薪,去年开春的一场大战,我军死伤过十万,抚恤银两再加击退后金军的赏银一直都没有发放。”
“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士兵们会有哗变的危险,所以,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于谦刚说完,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便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陆万龄认为于大人说的不对。”
崇祯看了一眼朱慈烺,那意思是说:就是这小子一直从中作梗。
朱慈烺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懂了,随后崇祯对那陆万龄问道:“那你说说,哪里不对?”
陆万龄朗声说道:“陛下,辽东欠饷千万本来就有水分,于谦不分青红皂白就要发放,想来是事出有因,而且所谓死伤过十万也是不准确的,臣认为朝廷不应听信他一面之词,应该派出专员去辽东、山东等地核查,等到核查清楚之后,再行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