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气煞我也! (第2/2页)
无他,百姓没被的需求,就不会闹乱子,统治者吃吃喝喝,只要不乱搞,必然会天下太平!
这在李秋看来是不思进取,但在李二等人眼里,却再正常不过。
李二看李秋的神情似有几分怜悯,以及几分不满,不由疑问:
“李小子,百姓安居乐业,可有不对?”
“你小子弄出来的这个织布机,便是效率再高,百姓家里用不起,又有意义?”
“难道你要像修路一样,召集工人,一起织布?”
李二竟然猜到了李秋的想法,猜到了他要建立织布工厂。
然而他还不等李秋反应,便不断摇头,对此大加鄙夷。
“李小子,你若这样做,布料是便宜了,但家里自己织布的百姓们,恐怕家家都要破产,反而衣食无有着落,民不聊生!”
“百姓家里又没有钱财,怎么卖你的布料?”
“你若真是这个想法,还是赶紧将这织布机砸了!”
李二神情严肃,显然不是说笑。
一般的事情,只要李秋说的有道理,他可以由着李秋来。
但男耕女织,这是小农社会的根基,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
哪怕是李秋,也不行!
李秋原本准备了一大通说辞,要好好展现织布机想先进和效率,说这机械是如何引起社会变革,引发工业革命的。
但此时他却话语一噎,眼中的笑容全部消失了。
他终于知道,大唐和科技社会之间,间隔的不是科技知识,而是理念!
古典社会,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如何如何发展,达成何等要求,而是维持长治久安!
若不将这个观念转变过来,李秋便是为大唐带来再多的科学技术,也无济于事!
想当初,爱因斯坦和尼古拉斯特斯拉这些大科学家,其实和清朝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甚至还有人将钟表机械,基础科学理论书籍,都带到了清朝,交给了康熙。
但结果呢?
好大喜功,实际却嫉贤妒能的康麻子,将西洋传来的一切技术全部封存起来,不允许任何人研究。
活生生让华夏在科学方面,落后了西方三百年!
这才有了一架大炮便可以叩开国门,火烧圆明园这些耻辱!
李秋来到大唐,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看到了大唐崛起腾飞的希望。
所以,他绝不允许有人阻挡科技发展,认为的阻断华夏的腾飞!
李秋神情也无比严肃,眼神凝重无比的看着李二。
“老李,你错了!”
“而且是大错特错!”
“你要砸的不是织布机,而是我泱泱华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