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于禁备战 (第2/2页)
陈群便说道:“臣认为可以同时对江夏,广陵郡,以及金陵动兵,全线压境,必定能够试探出吕哲的深浅。甚至元常公也可以有所动作。”
元常公指的就是现在正在和孙权对峙的钟繇。
曹操皱眉不语。
边上司马懿便有些疑问:“长文公,你可曾想过,我们如此大的动作,必然会产生两个后果?”
“其一,在不知吕哲深浅的情况下,大军轻动,稍有不慎就陷入被动,以吕哲以及他麾下文武的能力,届时,我们要付出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其二,即便是吕哲他们没有抓住我们的破绽,可是这么多大军同时开拔,后勤粮草怎么办?眼下距离收割还有六月之久,我们的粮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这里需要说一下,粮草消耗,和军队所处的状态不同而消耗的速度不同。
行军打仗是消耗量草最快的一种状态。
远远超过屯兵和训练时的消耗速度。
陈群点点头,然后说道:“群以为值得!”
很显然,这两种情况,陈群都是思考过的。
陈群对着曹操行礼:“主公,臣以为这一次能够试探出吕哲的深浅,找到他的弱点,就有机会,一战拿下徐州两郡之地再加上寿春等扬州北部地区。”
“如此以来,我们只需要坚持一段时间,熬过最近的六个月,就能够粮草大增。”
“从长远看,这是极为有利的。”
“可若是拿不下徐州两郡,以及扬州北部,六个月之后我们的粮草就只能靠冀州直隶两地支持,和现在相比,粮草压力只会更大。”
曹操眉头舒展,一开始他担心的和司马懿是一样的。
现在听了这一番话之后,觉得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如果只看眼前的六个月,大规模动兵试探吕哲,是一件极为不智的事情。
可若是从长远考虑,倒是可以赌一赌。
“长文公所言不差,臣破以为然,主公,我们现在要思考的不是要不要对吕哲动兵,而是应该思考动兵失败之后,怎么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荀彧的话基本上是给众人的议论下了一个定论。
曹操点点头说道:“不错,文若说的对,大家还是思考一下一旦我们试探吕哲失败,陷入被动,怎么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吧。”
没有人去考虑成功之后怎么做。
因为那个事情太简单了。
夫战,未虑胜,先虑败,此乃常胜之道。
蔡阳。
经过这些天的准备,蔡阳已经弄出来了一些小船。
当然了,于禁不是没想过弄一些大船。
而是没办法,条件他不允许。
倒不是缺木材。
蔡阳枣阳这一代本来就是丘陵地区,山林茂密,缺什么都不可能缺少木材。
主要是缺少工匠。
普通的小船找一般的工匠就能够打造出来。
规模稍微比小船大一点的,勉勉强强多花点时间也还可以。
但是要和周瑜他们那个级别的大船,没有长时间的准备是不行的。
同时也需要寻找最顶级的造船大匠。
这样的人才,不是找不到。
还是那句话,时间不允许。
所以只能弄一些小船。
不过在于禁看来,这些小船就已经足够了,他并不是要和陆逊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