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盖不一样的院子 (第2/2页)
“好!”两人答应,见没有别的事,急匆匆的走了。
等学生的课程调好,另几个老师出去,梁书航才过来,向舒小秋说:“昨天我们去河堤上看过,恐怕就是河堤建起来,那里仍然是一道斜坡,只是没有原来那么陡而已。”
之前带舒大春去的时候,她也注意到了。
舒小秋点头说:“河堤消耗太大,也不能为了取平那片地方专门筑高。”
不止是筑堤的石料消耗,还有回填的土。
“四个区的地方,总不能都拿来种菜。”范文杰说。
现在种的面积,已经足够供应全校师生。
梁书航摇头说:“昨天老郑、老周他们还说,河的两岸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种的那些树映着河水,风景真是不错,菜地却有些破坏,可惜了。”
河岸吗?
舒小秋心里微微一动,向康晓宇问,“那里的地最高和最低,大约多少落差?”
康晓宇摇头说:“大约十米左右,没有实际测量过。”
“宽度呢?”舒小秋问。
这个是在选择拓宽河道筑堤的时候就测量过的。
康晓宇立刻答:“最宽的地方,有七十多米,窄的地方有五十多米。”
因为当时分区,是按照居民平时留下的道路砌的围墙,并不是完全平整,加上河道也是弯弯曲曲,所以才有二十多米的差别。
舒小秋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向梁书航说:“梁厂长,我记得我们最初设计这里居民的房子时,有设计过一处小院子。”
“是啊!”梁书航刚一点头,突然睁大眼睛说,“怎么,你要在河堤那里盖院子?那里能住得起的人可不多。”
舒小秋微笑说:“住得起的不多,可也不是没有,只是我想盖的,和那样的小院子还是有些区别。”
“什么区别?”梁书航问。
舒小秋说:“那样的院子虽说好住,可是四边有墙,建在河堤上,就完全挡住了风景。如果是把倒座的房子移到东西两侧,向着河的方向完全打开呢?”
那就是坐在院子里,抬头就是河上的风景。
梁书航见过春天那些树开花时候的景象,只是想想那样的房子,就是无穷的诱惑,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范文杰听着,也愣了好一会儿,才喃喃的说:“那样的房子,真是没多少人住得起。”
现在住不起,不等于以后住不起。
舒小秋微笑说:“我们不全盖那样的,十米左右的落差,只盖两排,后边还是普通的房子。”说着话,到黑板前的大图纸上画几笔。
范文杰忍不住问:“两岸都是吗?”
“对,两岸都是!”舒小秋点头。
区别在于两边的布局。
梁书航说:“现在河堤还没有筑好,这件事不用急,我找人慢慢设计。”
舒小秋点头:“即使动工,也是明年了。”
河堤筑好,再安置过新源里的居民,差不多也已经上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