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水灾 (第2/2页)
“在厨房。”
杨根庆在家的时候,也会下厨房,不觉得有什么毛病。
“关洲,这雨再下下去就要成灾了,给我出个主意。”
莫关洲尝了一口汤的味道,有点淡,添了点盐,“什么主意。”
“这样下去,近河那一片的田都要荒废了。”
“天灾,没办法。”莫关洲拿了一张小凳子给杨根庆。
然后继续炒菜。
莫进生窝在角落里编制箩筐,叹了一口气,“天不养人,没办法。”
杨根庆苦哈哈的,“可我还是想努力一把呀,我不如来文叔,但做了这个支书,总得为这个村做点什么吧。”
不得不说,村支书的好坏,也是一届效仿一届的,杨根庆越想越愁,“这个时候再下种已经来不及了,我们能不能换点别的来种?可是不种晚稻,我们的早稻质量可能没法交公粮,怎么办才好?”
莫关洲不说话。
若是以前,他还上心点,经历了李雪燕蘑菇种植到最后,反被一部分社员记恨上了的事,他已经没多少想法了。
爱种啥就种啥,他不是菩萨,管不了那么多人,要管也只管那些能记恩的人,不求回报,好歹别来个回踩。
莫进生理解莫关洲的心情,但他一向热心肠,跟杨根庆说道,“水田不是旱地,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在水田里养活的。”
杨根庆何尝不知,就是这样才愁呀。
要是旱地,水一退,立即挖出来再种其他的。
偏偏近河的都是水田。
“进生叔,我知道。”
李雪燕抱着孩子走了进来,“你可以往上报告灾情,晚稻种植不下去,我们村的人把早稻交公粮了,以后吃什么?”
杨根庆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蹭的从小凳子上跳了起来,“我知道了!我就说我一定要到你们家里来才有灵感。”
李雪燕心说又不是写作文,还灵感。
不管灵感不灵感,有了灾情就该上报。
“既然来了,留下来吃顿饭再走。”
“不了,我得回去陪小玥和孩子,不然以后孩子跟我不亲。”
得到答案的杨根庆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
不得不说,每一届鱼潭村的支书都能处。
可能各有小毛病,但是大方向和大事方面,从来不糊涂。
郑小花心心念念磨豆腐,莫进生泡了豆子,跑去村东头土地庙旁的石磨给磨了半桶豆浆回来。
反正下雨无事,婆媳俩把相好的姐妹都叫上,大家一起来煮豆腐。
周小玥觉得口味太单一,去田里挖了几个不够成熟的芋头,也磨成浆,把豆浆一分为二,一部分煮原汁原味的豆腐,一部分煮芋头豆腐。
饶是活了两世,李雪燕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豆腐的做法,格外新鲜。
陈雯雯冒雨去摘了新鲜玉米回来,一帮人就着这些吃食,煮起了紫苏茶,家里要多热闹又多热闹。
和他们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莫进财家里。
老婆失踪了以后,本来就不爱说话的莫进财更加沉默寡言了。
以前郑三喜在,干活虽然动作不利索,可有个带头的人。
郑三喜不在,到了该收割早稻的季节,父子六人你推我,我推他,等人带头去割稻谷。
最后还是莫进财大发雷霆,把几个儿子臭骂一顿,一家人才去收割早稻。
他家收割得最晚,别人家都晒干了一半的谷子,他们家才开始。
下了四天的雨,他家谷子就在家里堆了四天,有些已经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