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自己信吗? (第2/2页)
“唉,想当年张军师与我家相公书信来往密切,乃至交好友,可是如今却渐渐形同陌路。”
“柳姑娘,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张名振神色落寞道。
他也觉得可惜,如果虞山先生能在南京城破之时,为大明殉国,那他必定会成为世人推崇备至的千古文豪。
当时,河南巡抚越其杰和参政兵巡道袁枢(袁可立之子)在南京失陷后,邀约钱谦益一起,誓死不投降清廷,最后两人绝食殉国,但钱谦益身为他们的至交好友,却剃发降清。
“无论如何,民女都坚信相公肯定能串联北直隶义军,发动叛乱,吸引鞑子九酋的注意力!”柳如是坚持道。
“柳姑娘,就算你说的为真,那又有何用呢?”张名振问道,“鞑酋豪格的十数万大军必定已经回京,就算鞑子九酋得知北直隶出现动乱,也不会着急和慌乱。”
“张军师此言差矣,如果在应天府城破之前,或许鞑子九酋还不会慌乱,但是现在,有应天府这个前车之鉴在,鞑子九酋必定无法心安。”柳如是说道。
应天府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又有鞑子宗亲率领数万大军镇守,还是被一群义军给攻陷了,所以义军的力量不可小觑!
“应天府情况特殊,与京师没有可比性。”张名振皱眉道。
“民女倒是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京师或许比应天府更易破城。”柳如是说道。
且不说城防问题,单论京师的平民百姓,他们在大明天子的脚下生存了两百多年,对大明认同感很高,且生活十分平稳幸福。
而鞑子入驻京师后,鞑子九酋便颁布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法令,圈地、占房、投充、逋逃等,几十万京师贵胄和平民被赶出内城,他们一瞬间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大量鞑子贵胄四处圈地,设立农庄,并抓捕汉人充当奴仆,由于处境太过悲惨,无数汉人被迫南逃。
这数年来,整个北直隶都几乎怨气冲天,人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想要爆发却又不敢,所以一旦有人振臂一呼,必定有无数人响应!
“可如今京师毕竟是鞑子的都城,想要攻下它谈何容易?”张名振说道。
“里应外合,再加上百姓的力量,未尝不能破城。”柳如是说道。
“行了!”方浩突然开口,打断了两人的对话,“京师那边除非一个多月前就发动叛乱,否则还是来不及。”
“皇上,民女写给相公的那封信是一个多月前寄出的。”柳如是如实说道。
“那就是来不及了?”方浩眉头一皱。
一个多月前寄出的信,现在能到达钱谦益的手中就很不错了。
“是的。”柳如是一脸歉意地回答道。
她之所以说这件事,只是为了让皇上对相公改观一下印象,但效果却并不好。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只能重新想办法了。”方浩神情凝重道。
张名振和柳如是听此,都慢慢陷入了沉默,埋头深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