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秦良玉 (第2/2页)
“你立即随秦爱卿去一趟,将其姑母秦良玉请来,记住,朕允许她在午门内下轿。”方浩语出惊人道。
张福禄听此大惊,好半天才应诺道:
“老奴领旨。”
秦翼明更是直接惊呆了,他做梦都没想到,皇上竟然对姑母如此器重和恩宠!
一众大臣听到这里,都十分震惊,但却没有哪一个人敢多说什么。
等张福禄和秦翼明离去后,方浩扫视了一眼众臣,然后一语不发地默默等待着。
他之所以赐封秦翼明,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此人的战功,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秦良玉!
说到秦良玉,方浩满是感慨,上一世,他在看完秦良玉波澜壮阔的一生后,被深深触动了,久久都无法释怀。
如果说柳如是乃千古奇女子,那秦良玉便是千古女豪杰,且没有之一!
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并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
明万历二年,秦良玉出生于四川忠州的一个大户人家,但与其他千金小姐不同的是,她从小便活泼好动,“喜谈兵”。
年长后,她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文章,且姿态文雅,娴静温柔。
她亲自领兵,号称“白杆兵”,治兵行军,号令严明,且远近闻名。
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叛乱,秦良玉和其丈夫,也就是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共同领兵三千平乱,“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
万历四十一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的监狱,秦良玉于是代领马千乘的职位。
泰昌元年,鞑子入侵辽东,远在四川的秦良玉奉诏,携家带口前往支援,第二年,秦良玉的亲哥哥秦邦屏、秦邦翰在浑河与鞑子血战,均战死沙场,仅有弟弟秦民屏突围而出。
同年九月,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在四川造反,秦良玉率兵征讨,连战连胜,逼得奢崇明自杀。
次年,贵州水西宣抚司土司安邦彦造反,明末名将、军事家王三善率领两万人马,大破安邦彦十万反贼,但因后援不继,粮饷断绝,王三善撤退时被安邦彦伏击。
时任副总兵的秦民屏率军断后,初期大破贼兵,屡战屡胜,但终因寡不敌众,血战至死,秦民屏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围而出,但也重伤垂死。
巡抚王三善最后也被安邦彦生擒,因拒不投降,且大骂不止而被杀。
崇祯三年,皇太极举兵叩关,秦良玉奉诏勤王,拿出全部家产充作军饷。次年,阿迷州土司普名声造反,侄子秦拱明率军征讨,血战至死。
崇祯六年,秦良玉儿媳张凤仪,又一位声名赫赫的巾帼英雄,在侯家庄与贼寇王自用鏖战,死战不降,最后壮烈牺牲。
崇祯七年,张献忠攻陷夔州,秦良玉率军攻来,张献忠闻讯不战而逃,秦良玉率军追击,大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
崇祯十三年,与李自成、张献忠齐名的贼寇罗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军攻来,罗汝才闻讯不战而逃。
秦良玉率军猛追,大破罗汝才,或杀或俘其手下大部分骁将,几乎杀光了对方精锐,并夺了对方帅旗,罗汝才就此一蹶不振。
两年后,贼寇攻打湖广,秦良玉独子马祥麟坚守襄阳,城破后殉国。
死前,他给母亲秦良玉写信:“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