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轻松地破城 (第2/2页)
景怀谷又巡视了一下城门附近的情况,就领着大队人马进城去了。
陈浮生一直骑在马上没有吭声,进城之后他就一边跟着队伍缓步的走着,一边查看京州城的情况。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京州,之前南下去齐国也只是从京州城外路过而已,大军并没有进城。
其实他一直不愿意禁军攻打京州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没有必要,京州之地一开始就不可能和禁军抗衡的,禁军打了胜仗自然是好的,可是最好的结果其实是避免战争。
此时骑在马上,陈浮生依然可以听见零星的喊杀声,城中的房屋多是低矮的木屋,街道也不怎么宽阔,小巷子倒是挺多,每个巷子的口上都可以看见禁军的将士在把守。
陈浮生心道:这城池也不算繁华,顶多和自己的家乡雍州差不多,相比于并州就差远了。
那廖敬忠作为一个地方那个官,看样子是连京州的治理工作都没干好。京州地处南北要道的边上,南来北往的商贾都要从京州门前过,这也是禁军为何要消除京州这个威胁的原因,京州是可以威胁禁军北上的粮道的。
但是有如此优越的地利环境,可是在廖敬忠治下京州城竟然和雍州这样一个西北边境小城差不多,可见此人实在是个令人憎恶的庸官,连贪官都不如,贪官至少知道先让自己的辖地富起来,这样才能贪污。
陈浮生发现自己看待事物的想法不知道何时已经变了,当初的自己是最恨贪官污吏的,一想到那些民脂民膏被贪官们贪墨,他就觉得无论贪的数量多少,所有的贪官都该死。
但是现在他发现自己更恨的是那些沽名钓誉的庸官,那些人做官之后就以自己的穷苦为荣,什么事也不干,就想尽办法让自己头上挂一个清官的名头。
有了清官的名声,自己所做的任何事似乎都变的高尚起来,走到哪里都理所当然的受到同僚和百姓的敬重。
陈浮生甚至听说过有的官员为了出名,故意几天不吃饭,在官衙里面晕倒,这样大庭广众之下人人都知道了他的光荣事迹,很快他的名声就会传遍朝野。
事实上这样的官员什么利国利民的事都没有做,他们不贪污也不做事。
对照这样的官员,陈浮生觉得廖敬忠甚至更可恶!
那些沽名钓誉的庸官苦的是自己和家人,但是廖敬忠这次苦的可就是整个京州的百姓了。
不用清点,陈浮生就知道这次京州守军的伤亡不会小,至少在万人以上。
廖敬忠就是因为自己的糊涂而害人害己,他背叛了一路提拔他的皇帝,又没有守住城池,没有机会去邢家那里邀功,真是太可悲了。
他日后终将被评为不忠不义的奸臣,而全城百姓也因此一役而家破人亡。
陈浮生心道:别的自己也管不了,但是一定不能让廖敬忠这样的人出现在自己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