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高粱山 (第2/2页)
“对啊,就他,家里穷的叮当响,赚几个钱就拿去抽烟喝酒,成天色眯眯地看着村子里的寡妇。”赵旭明愤愤捏拳,他妈也是个寡妇,他成年之前,他妈可没少被老猎人瞄来瞄去。
我沉默片刻,“我奶奶同意了?”
“是啊,老猎人给的鸡鸭鱼肉你奶都收了,听他们说,下个月你姑姑就要过门,你姑姑铁定不乐意呗,那老头子又老又脏,你带她跑,让她告诉你坟包的事,她心里一千个乐意。”
“他们这样,和贩卖人口有什么区别?”
我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强行按捺住心中怒火。
有些事情,其实我都清楚,我奶奶他们,从没把我姑姑当成过真的亲人。
当初她找回来,他们欢迎她,是因为大苍山急需一位成年的唐家女献祭。
后来,她从陵墓里逃出来,九死一生,他们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只觉得害怕,怕的整日吃不好睡不着。他们既怕冤魂找上门来,又怕族长那边怪罪下来。
直到日子这么一天天下去,家里没有发生什么诡谲之事,他们才松了口气。
缓过来的他们,对姑姑非打即骂,把她当成牲口一样,让她做最重的活,却只给她吃剩饭剩菜,住牛棚鸡窝。
奶奶总说,肯给她一口吃的,已经是天大的仁慈了,粮食是多么宝贵啊,这些活就算小姑姑不做,我爸也会做,我们家又不是非要她不可的。
每每我想反驳她,都心累得不得了,毕竟有现实例子摆在眼前。
村头的姑婶家,生下一个智力只有六岁的女儿,两夫妻想着等姑娘十六岁了,嫁出去能卖个好价钱,就一直养着。
结果,姑娘十五岁那年,老猎人用一根棒棒糖哄的姑娘失了身子,婶娘两夫妻气得发疯,叫上村长去找老猎人说理,老猎人死活不承认,也不肯娶这姑娘。
这桩丑事闹的方圆十里人尽皆知,姑娘是再也嫁不出去了,她爸把她背去深山,最后一个人回来。
对比之下,我奶确实还算厚道。
可是,为什么要和这样一家毫无人性可言的人家比?
我不赞同她,但,看见每次下雨就会漏雨的屋顶、我奶破破烂烂的衣裳,我便说不出话来。
“唉。”赵旭明长长叹了一口气,“都是没办法的事,谁叫咱们永宁村穷?”
“不过,我搞不明白啊,唐沅,我们穷,那是因为没办法,你们为啥不去投奔你们唐家的族长?”
我一撇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他冲我眨眼,“你回去,记得试探你姑姑,我回家啦,拜拜!”
他家和我家不在一个方向,我们便在山脚下分别。
这么一番折腾,天已渐暗。
我不准备回家,唐晖给我们家下了最后通牒,我一回去,就是面临被抓起来的命运。
思忖片刻,鞋跟一转,我往后山走去。
无论怎么说,永宁村是我们唐家的根,唐晖发迹后,在后山老宅的附近修了一座祠堂,供奉唐家的列祖列宗。
他每年给我爸一些钱,我爸则要保证祠堂长明灯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