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一百零八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周易哲学解读!
问:《周易》第四十三篇《夬》文讲述了什么?
答:为君子讲述果断排除阻碍事物发展的道理。
《夬》篇原文是: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惕号,莫夜有戎,勿恤。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苋陆夬夬,中行无咎。无号,终有凶。”
《夬》文讲述的意思是:
“下情上达,视听畅通,应发扬光大于朝廷,这样才有真实的警报,‘有了险情’,来自于封国。但不利于马上兴兵,利于前去了解事情。
刚刚发展起来一点基础,前往不会获胜,还会带来灾祸。提高警惕,防备日落和夜里发生战事,就没有了担忧。强壮在表面上是危险的。若君子决断一意孤行,就如同行路遭雨淋,虽心生怨恨,可咎由自取,怎能怨咎。屁股上没有了皮肤,行走起来就步履艰难;手牵着羊就不会丢失,听到这种说法劝告,能不相信吗?苋草生长在路上,应果断的除去,中正行事,则没有过失。若听不到了警报声,最终灾难真的就要发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