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奇的饲料 (第2/2页)
“只有借钱了。”萧鹏叹了口气,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更何况是两万块。拿着手机萧鹏却不知道打给谁好了。
犹豫了一会儿,萧鹏拨打了一个号码。
电话刚一接通,萧鹏还没说话,就听到电话里一个大嗓子喊了起来:“我靠,这不是传说中的鹏哥么?怎么会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萧鹏听到这大嗓门。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电话的那头,是杨猛,萧鹏的高中同学。
高中时,萧鹏因为某些事情变得性格内敛没有什么朋友。杨猛呢,则是学习成绩永远是班里最后几名,不受人待见,没想到这两人倒能玩到一起去成为好朋友。
后来萧鹏考上大学,而杨猛则开始打工生涯,一次喝酒后同人生争执,杨猛被捕入狱,出狱后,成为一名代班出租车司机。
“哪那么多废话?不欢迎我给你打电话?那我挂了。”萧鹏作势要挂电话。
“别啊,你给我打电话可不容易,说吧,什么事?”杨猛问道。
萧鹏也没拐弯抹角:“现在手头方便不?我需要两万块钱。”两人的关系,不需要任何客套。
杨猛沉默了一会儿:“我这里有四万多点,我给你三万吧。”
萧鹏赶紧说:“两万就够了。用不了那么多。”
杨猛呵呵一笑:“认识这么多年了,你能跟我借钱就说明你是真没办法了。两万是你需要的,多出的一万你留着应应急吧。一会儿转给你。”
萧鹏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行,回头请你喝酒。”
“行,回头好好喝一个,车上有客人。我先挂了,回头聊。”杨猛也没多废话,直接挂了电话。没多久,萧鹏手机响起短信提示,萧鹏一看,钱已经到账了。杨猛这办事效率到真没的说。
萧鹏想了想陈冰的嘴脸,又想起杨猛的所作所为,不禁感叹,同样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果然是狐朋狗友三千,不如挚友一个。
他也没浪费时间,赶紧坐着轮渡跑回市区,通过网站,萧鹏联系到有人卖二手烘干机,约好见面时间后,直接去购买好烘干机,又购买了一些生活物资,去医院里看望了一下父亲,汇报了一下岛上情况,赶紧跑回岛上,投入到浒苔饲料加工的工作中。
有了烘干机后,浒苔饲料生产的效率倒是大大提高。萧鹏更是干劲满满,每天的生活就是生产浒苔饲料,去渔场投放饲料,晚上则在拼命修炼。虽说无聊,可是也算过得充实。
老天总是眷恋努力的人。萧鹏这样没白没黑的努力,倒是收到了巨大的回报:在萧鹏的浒苔饲料吸引下。渔场里的水产越来越丰富了。这还不是最让萧鹏开心的,最让萧鹏开心的是,浒苔饲料的效果显著,饲养区里幸存的鲍鱼,再吃了浒苔饲料后,成长迅速。短短的一个来月时间。鲍鱼的个头都超出了萧鹏的想象。
萧鹏看着水里的大鲍鱼,心里激动地不行。要知道鲍鱼的市场价格可是极为混乱的,不同品种的鲍鱼,价格可是相差数十倍甚至数千倍。虽然品种很重要,但是,最直接影响鲍鱼价格的,还是鲍鱼的个头。平常人提起鲍鱼,都说什么两头鲍三头鲍八头鲍之类的,指的就是鲍鱼的个头。一斤几个就叫几头鲍,个头越大越值钱。当然,越大越稀有。正所谓,千金难买两头鲍,指的就是两头鲍的稀少。两头鲍的价格和小鲍鱼的价格,差距可是百倍千倍万倍以上。
而萧鹏渔场里鲍鱼,现在差不多都是一个将近一斤,干制后,正是最稀少的两头鲍了。要知道,这么大的鲍鱼,至少要成长十多年,才能长这么大。
更为关键的是,萧家渔场里的鲍鱼,还不是一般品种,而是公认鲍鱼之王的吉品鲍。
吉品鲍,又名吉宾鲍,原产地为倭国青森县,被誉为鲍中极品。市场上的吉品鲍,都需要干制后通过一年以上的干燥而成。最关键的是,由于倭国近海污染,近海吉品鲍质量降低了很多,所以吉品鲍的价格日渐高涨。
萧建军当年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冒了巨大风险引进了吉品鲍的幼苗。搞起吉品鲍养殖起来。毕竟不同的水域引进一种新的鲍种,风险是巨大的,万一不适合华夏水域,遭遇个病害死亡之类的,那投资可就打水漂了。
看到鲍鱼一天天长大。萧鹏心里美滋滋的。这么大的吉品鲍,一定能卖个好价格!
这个头的鲍鱼,绝对可以上市了。想到这,萧鹏干脆从海里捞上了十来头鲍鱼,装入保鲜箱。坐上轮渡,去集市上卖鲍鱼去。
先去试试水,看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