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争水风波后 (二) (第2/2页)
由于整个石板河村都是一个族的,都归族长管,所以村族一体。
整个村里两千两百多人,两万四千多亩地,一队只有四百多人,不到五千亩地,是人最少地最少的一个队。但是,一队由于水田多,所以上交的田赋却不少,差不多占了四成,所以负担很重,对于河水也格外重视。
水田是属于一等地,主要种稻谷,年产一石到一石二斗,上交田赋稻谷三斗七升。旱地属于二等地,主要种麦、豆、小米、高粱,产量不等,上交田赋折谷三斗一升。自己开垦的坡荒地,是三等地,上交田赋折谷两斗六升。
田赋都由村里收取后转运到镇上。当然,族里公田减半征收,书院公田不需要交赋。所以,族里和书院的公田基本上都是定格的,主要还是可以减少上交部分,减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