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流夏秋收 (第2/2页)
刘建功同意了,孟时才把,连同来找他的视频一起传到哔站。
孟时和刘建功那一次见面,时间说长算长,说短算短。
他们一起看了九十分钟的“电影”,但话没说两句,刘建功就要去上班了。
当时一起看的还有和刘建功一条流水线的几个工友。
陆成康、陆端存、杨衣、楼三,他们一起把孟时粗糙、自我、凌乱的镜头,通过拉线编剧、剪辑、配乐、调色,旁白,字幕,一系列电影工业化操作之后,强行提升到小成本艺术片的范畴。
更是把主题升华到了“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时代发展对农村的影响”,这个社会层面上去。
而刘建功看孟时笔记本屏幕里最熟悉的老家、最亲的母亲、儿子,出现在镜头里,看了看周围哄闹的工友,显得局促、坐立不安。
然后,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走,四周安静了下去。
刘夏和小伙伴的玩闹,让他们会心一笑。
当刘夏说自己父母在河州赚大钱,马上就要接他去城里读书。
刘夏偷拿奶奶的钱,去买玩具的时候。
刘建功开始抽烟,其余几个工友也默然无语,他们和刘建功有一样的共情。
他们常年外出务工,孩子和父母在老家,打电话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平日里究竟过的怎么样,谁又知道呢。
接下来是刘夏和小伙伴刘浩打架、奶奶拿着鸡蛋低声下气给人赔礼。
刘夏扶着奶奶去看病,帮奶奶推车收花生…
最后刘建功回家,匆匆吃完饭就领着刘夏离开。
老人沿着送他们离开的路独自回去,人在刺目的落日下越走越小。
“孩子在成长,老人则日渐无力。随着年轻人涌入城市,乡村的荒芜无法阻挡。”
“……”
“我们试图留住夏天,但我们同样明白随着时间流逝,夏消、秋至、冬来、春发,不可避免。”
直到陆成康的旁白结束,聚在一起观影的人,依旧没有一个开口说话。
刘建功和他的工友们或许没看明白,说不出来陆成康想要通过片子表达什么,但也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其中的酸楚滋味。
当后期的字幕走到尽头,刘建功用方言轻声说:“生活…太…难了。”
孟时也随他们点了根烟。
是啊,生活太难了,每个人都会遇见头疼的人、头疼的事、头疼的情,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往小了说,那段时间孟时内心迷失,蹲在夭山默默注视新世界的矫情,往大了说,“刘建功们”在外拼命奔波养家糊口,只为了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有希望的未来,都是生活的难。
不管是为了自己和家人,人生一路去往归处,总归要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
但无论是怎么样,生活不能只是看着,时间一刻不停的往前走,而人要活在当下。
就像刘建功回家领刘夏的那一天,孟时问,晚上留一晚?刘建功答,忙,一天不上班,一百多块钱。
他不是不想陪老人孩子,他是没的选。
最终孟时对于这一段河州之行视频的剪辑,开始于刘建功轻声的低语,结束于一帮大老爷们对着已经黑掉的笔记本屏幕,长久的沉默,长久的抽烟。
孟时认为自己没法去处理镜头下这样的他们,那是人对于故土、亲人最原始的情感流露,任何修饰都太过苍白。
六点出头,公交车的报站声,把孟时的思绪从流火的七月拉回金秋九月。
而走完一整个夏天,有望迎来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