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海陆齐攻,最后一战 (第2/2页)
他恨的牙痒,也全无办法,只能重重的在城垛上砸了一拳,仰天大骂而已。
岛津义弘以为这已经够凶残了,事实告诉他,这才哪儿到哪啊!
一泡尿的功夫,二之丸的鬼子还在哀嚎,第二轮齐射打击再次降临。
“轰轰轰轰!”
这一轮是32发烧夷弹,爆炸声没有爆破弹那么惊人,但炙热的火焰,四溅后凶残至极。
还是那种扑不灭的毒火,二之丸一片炽热火海,被点燃的士兵,尖叫着四处奔跑,把烈火传到更多地方。
原本放在城头便于领取的火药桶,不断被引燃,剧烈爆炸把粘稠的火焰喷洒到更多地方。ωωw.cascoo.net
燃烧、爆炸产生的浓烟遮天蔽日,整个倭城的天空都暗了下来,位于整个防线,最不可能先被攻击的二之丸仿佛变成地狱一般。
实话实说,两轮的64枚火箭弹,真正杀伤的敌人也没有千人,而且大部分是受伤,种弯弯曲曲的城墙给了他们很大的保护。
但是在最不可能被第一轮攻击的地方,受到致命攻击,这种巨大的震惊和恐惧,常人真的难以接受。
本丸、三之丸城墙上的守军,都在向自己真信或伪信的神佛祈祷,下一轮打击千万别落在自己头上,太吓人了。
倭城的外围防御是一种奇葩的木栅栏,木桩之间的缝隙很大,主要目的就是
。挡住骑兵的冲击。
如果是步卒,不解决这道栅栏,即使挺着长枪攻过来,铁炮手往后退一点,你长枪捅不到就只能被人贴脸轰成渣。
这种防御工事在倭国很有效,到了半岛对付唐人也勉强凑合,但是对付东江军,那真是瞎了眼了。
不同于卡秋杀作为压箱底的大杀器,不到关键时刻都舍不得用,制作繁琐,成本极高(不是银子,是工时)。
东江军步兵除了燧发枪,另一个常规武器,10斤山地炮(12磅)才是真正战场上的王者。
作为能伴随步兵前进的野战小炮,在另一段历史上,一直到拿破仑时代才真正成熟运用,而且还是6磅8磅的小炮。
别小看这个口径,以燧发枪一分钟2-3发的速度,滑膛枪一百多米毫无准头的射程。
古典式百米距离排队枪毙战斗时,对面突然推出一门或多门小炮来,这是什么样恐怖的场景。
东江军这门10斤小炮,从正式列装之日起就深受步兵的喜爱,亲切的称呼它为“十姑娘”,嗯嗯!相当于两个五姑娘,你说厉不厉害!
今天是最后一战,仗打完后,战场只留下九个咸平冷兵团两万七千人、南兵的八千人,鹏哥的两千骑兵。
东江军三个重装团和骑兵旅都将撤回东江,三个轻装步兵团都将撤回咸镜道。
还是走东线海岸一起行军,撤回驻地休整一段时间后,再接受新的任务。
这时候位于一线阵地的,就是鹏哥真正的三个重装主力团,王灏抽调走卡秋杀连后,现在的重火力就是十斤山地炮。
装药二斤半、仰角5度、可将10斤重的生铁实心弹射到700米,而现在被炮兵们推到阵前距离木栅栏不到200米。
三个炮兵营,一个炮兵班就是两门火炮,五人一门,正副班长各指挥一门,三个营合计360门小炮。
就在守军目视距离内,一字排开,行云流水般装弹瞄准,就特么欺负小鬼子看到打不到!
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