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塞外卢龙塞,烟尘飞自今 (第2/2页)
“今晚过来”。
刘平接过烟盒,小妮子还贴心的帮他点上一支,大刘悄悄的在小妮子手心钩了一下,诺敏红着脸吃吃的笑着。
“嗻!”
之前一路风霜,横跨千里,刘平要顾着这几万的吃喝,还有牲畜。
一路上看到他的旗帜,举家举族来投的,也要编入自己的部落中,
这两个多月把刘平忙的焦头烂额,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谁让他是头呢?
今天终于抵达目的地,精神放松之下,小刘有些蠢蠢欲动了。
“这匹小野马,今晚骑了她!”
嘴角带着邪笑的刘平,龙行虎步出了金帐,背后是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
蓟镇长城一千五百多里的防线,共划分为十二个路级防区,喜峰路是戚帅镇守蓟镇时新设的一路。
喜峰口是燕山山
。脉东段隘口,古称“卢龙塞”,唐·高适《塞上》cascoo.net
东出卢龙塞,
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
汉兵犹备胡。
汉代起就在此设松亭关,南宋陆游曾有“三更抚枕急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的诗句,可见其军事地位之重要。
大明永乐年间重建关门,正式改称喜峰口(还是卢龙塞好听)。
戚帅的筑城术极其高明,喜峰口防线分为关城和城堡两个部分,重修的城关楼高达四丈余,楼门两边构筑城墙与长城相连。
关城建在城堡北面,三面临山一面靠河,关有三重成“日”字型的三道套城组成。
无论是车马、行人,入关必须要通过三道门,全程都在铳炮之下。
喜峰口关城雄踞在滦河河谷,左右皆高山对拱,地势十分险要,可称得上“嵯峨虎豹当大关,苍崖壁立登天难”。
大明放弃大宁卫,把老哈河流域送给兀良哈三卫(朵颜、泰宁、福余)驻牧。
滦河河谷是燕山山脉中最为宽广便捷的通道,可通行大车,喜峰口关前也是三卫进贡的贡道。
鹏哥三年前带人入关救戚家军,都没从这边走,不是打不下来,而是舍不得把戚帅的心血变成瓦砾。
好吧!上次被破关而入的“义院口关”现在都驻扎着重兵防御,大明也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顾着护住挨揍的地方。
而喜峰口险峻的地势,固若金汤的三重关口,相应的并没怎么被重视,草原上的动荡也被传到关内,布延汗死,又崛起个秋风汗。
关内的守军也就听个热闹,只要别来骚扰边关就行,草原上的势力本来就是如此,拳头大就是老大,这个汗那个汗的,边将们也就当个笑话看。
谁也没想到,秋风汗的目的地居然是大宁城,而这条关外的贡道已经易主,三卫的招牌还在,这尼玛换人了,就很离谱。
喜峰口守备官孙隆久在关城上顶着刺骨的寒风,无视零零散散飘洒的雪花,举着单筒拉伸式青铜千里镜远眺,他保持这个姿势已经快半个时辰了。
望眼欲穿啊!兄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