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第2/2页)
直到最后,基本上整个沪海全部实行封禁,此时病毒已经由沿海城市扩散到了全国各地,每个省市的人民都不好受,而解封更是遥遥无期。
我一直不喜欢单元房,每家每户都像鸽子笼一样,虽然都住在一起,但彼此之间的交流太少太少。在农村,邻里关系都不错,这家做了特色饭菜会给那家送,那家种的蔬果成熟了会给这家送。
所以一开始我就没打算融入这个小区。
直到后来,做饭的调料不够用了,快递和外卖也已经全部停运,我才加入了小区的群聊请求帮助。
没想到,求助信息刚发出去,就有一堆居民回复,问我需要什么会给我送到楼下。
当时我非常感动,也为自己的短见感到羞愧;确实啊,你不融入这个城市,那它为什么要给你温暖?
所以后来居委会招志愿者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游婷也想去,我没同意,因为志愿者干的活都比较累,而且还有被感染的风险。
之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感觉他们总是冲在一线,很伟大,对那身衣服既有尊敬又有害怕,因为它意味着离危险更近。
自己穿上之后却感觉很轻松,总算能挑起些责任,对小区、对邻里尽一点微薄之力。
刚开始那几天我就是帮忙统计每栋楼的每户人数,然后按人头发放抗原检测剂和其他东西;有时候有外面运送过来的物资和居民们团购的食物也去帮忙搬。
干的都是体力活,有时一天下来,胳膊和背又酸又疼,而且正值夏天,外面气温高,防护服又不透气,放屁都只能自己闻。又闷又热的,往往是穿上没多大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而且拉链旁边有封条,这就意味着穿上了不能脱,否则这套防护服就报废了,有一次我从上午一直忙到晚上,才得以脱下来去趟厕所。
非常考验肾和膀胱的运作能力。
每次回去,游婷都会在门口往我身上喷消毒液。有时候我也会犹豫要不要去做志愿,如果我感染了一定也会传染给游婷,可她很支持我,“如果你发自内心的想去帮助大家,你就去,我支持你。”
其实当时局势很复杂。
由于沪海是个国际大都市,病例也多如繁星,因此很多城市都往这里捐赠救援物资,也派遣了不少医护人员。
但就在这种紧要关头,还有腐败................省略374个字。
游婷还操着孟奶奶的心,天天给她打电话询问情况。
还好小区里对孤寡老人照顾比较到位,每次发放物资都会特别关照一下;并且有不少好心人会给他们送吃的用的。这种人情味让人不得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