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勤勤 (第2/2页)
“老师,学校大三有个出国读书项目,你觉得怎么样?”
“国际交流肯定是好事,多出去走走,接触一下世界,每个地方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多学习一点总是好。”
“你觉得我能去吗?”李勤勤的语气中透着不自信。
“为什么不行,只要你有决心,努力当然都有可能。”
“需要一大笔钱吗?” 李勤勤表情忧虑。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需要钱,学校有奖学金,不够的可以通过打工挣,每周20小时,假期不限,这样能够补贴一部分。”
“那么,前期费用呢?” 李勤勤很小心的问。
“几万块吧 。”
“这么多?”李勤勤。
“国内是需要一些花费,你们会有语言加强课,还有国外大学也会要求增加一些课。”
“什么课?”李勤勤。
“国外大学最后一年,有一些连续性强的课,国内学校原本没有,怕你们去了跟不上,所以就要在国内补一些。”
“国外学校如何选我们学校的学生?”李勤勤。
“外国大学主要还是看专业成绩,国内大学每个学期的成绩,语言成绩,专业成绩是判定你有没有继续学习本专业的基础,语言成绩是考察有没有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还有需要学校推荐。”道之。
“也就是要成绩好。”李勤勤心中有点底了。
“是的,成绩好自然希望大。”
“被推荐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李勤勤。
“有一定的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道之。
这一点李勤勤倒是有。李勤勤的家庭不太好,家里有一个弟弟,父亲在外地漂泊打工挣钱,工作很辛苦,她很小就很懂事,中学住校,自己能照顾自己,读大学时一有时间就出去打工,为家里减轻了不少的负担。
“那么他们怎么判断移民倾向?”李勤勤突然问。
道之有点意外:“这个一般是签证官考察的,学校不考察,签证官不希望以移民为目的的出国,学生当然是以学习为唯一目的,当签证官问你以后的职业计划时,你表达出毕业后回国工作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不管怎么样要先拿到录取通知书。”
“那么推荐信呢?”李勤勤又问。
“推荐信也是国外学校录取的一个依据,好的推荐信更容易被录取,这个要找学校有分量的老师推荐才好。”
“老师,你能帮我写个推荐信吗?”
“可以,不过我是兼职老师,没有职称,没什么分量,作用不大,这个通常由赖主任负责的,你多问问赖老师吧。”道之。
“赖老师好像不怎么看成绩。” 李勤勤又露出沮丧。
道之听说过一些关于学校国际项目的事,想通过学校的渠道去国外读书,不一定是李勤勤硬性条件不够,而是软性条件不合适。花一笔钱是一定,这笔钱中可能有一半本不该花的,在国内的这笔钱对李勤勤来说可能就有困难,她来找道之,是相信道之,是想知道到底有没有可能性。
道之明白这样一个努力用功非常上进的学生是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更健康的平台,也许她需要一个机会,道之感觉到她内心由于不自信带来的种种悲伤,心里感觉怪怪的,此刻对她一切的鼓励都是空话,就如同谎言一样,她过早的感觉到世间的残酷,这种残酷或让她消沉,或让她……,道之没有再想下去。
李勤勤低下了头,走的时候,道之说:“把自己的成绩搞硬一点,按照该走的程序走,把自身做的没有瑕疵,会有机会的。”
也许实际的操作并非完全如理论所说的那样,但也不会是性质上的差距。那边大学会有一些不能在台面说的要求,这边同样也会有。
“嗯。”李勤勤直接就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