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锦绣的科举日常 >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215节

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215节 (第2/2页)

只要你在城内的作坊,商铺做工,你老板和你自己每月都要交给衙门一定的管理费用,这些费用平日看着不显,反倒像剥削百姓的手段。

可百姓们能说什么呢?人老板每个月工钱给的利索,且给的还不少,安安心心拿到手就能养活一家人,已经是以前不敢想的事情了,衙门里要那就给呗,全当交保护费了,街上的差爷们确实辛苦又尽责。

可事情真到了跟前儿,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自己想的那么一回事儿,衙门是真的拿这些钱给人办实事的。

好比说有些人突然生了大病,倾家荡产也不一定能治好,这个时候你东家听到风声上门了,衙门里的官员也上门了。

人家就告诉你,让你拿着什么证明,然后去哪个医馆,找哪个大夫,你这个病,哪一部分可以给你报销,哪一部分自费,到最后你个人只需要出多少钱儿,其他的都不用你管。

算了,听不懂没关系,衙门找人带你办。

到最后人好了,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抬回家,坐在一起掐指一算,好嘛!一个本来要倾家荡产都不一定能救回来的人,这么一来一回,拢共花了不到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家家有工作的明安府百姓面前,那就什么都不是。

拿城东张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来说。

老张家最小的孙女,被家里养的娇,不能吃苦受罪,今年十三岁了,在城内的火柴作坊上工,作坊里福利待遇好,管吃管住,一年还给发四季八身新衣裳,根本就没有花钱的地方,闺女小半年儿的工钱便有二两多。

何况他们家还有俩个念书的小子,一个即将嫁人的姑娘,一家子从爷爷奶奶到孙子孙女都不是懒人,全都在城里找了活计讨生活呢。

唯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家里的两个老人只能在外面打零工,不是固定给哪一家掌柜做工,是看哪家有需要零工,便去哪家,以往老人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他们老两口拿到手的钱也不比儿子孙子少,两老人还觉得自己很能干。

甚至有时候觉得孙子们说的什么将钱交给衙门买什么三险一金的事情非常傻。

你说钱儿交给衙门买了什么金,那谁看到了?谁能证明这东西有用?这玩意儿到底啥时候用?别万一钱交了十几年,到时候一个毛都没有,自家还一个屁都不敢放,一点都不划算。

可真的是到临头,儿子生了大病,老张才发现没有三险一金的,和真正交了三险一金的正式工,在大事上的待遇天差地别。

他们没有三险一金的这些人生了病,便只能自己想办法去药铺买药,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人家药堂一个铜板儿都不会给你少。即便如此,你兜儿里有钱,可你知道哪个药铺价格最公道?哪个药铺的坐堂大夫水平最好?

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能满城的去乱撞运气。

可有三险一金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些事儿不用自个儿操心,衙门里给包圆了。

先带病人去指定大药堂一瞧,哦,你这是什么病,到哪个科检查,那里全部都是什么大夫,反正他们也听不懂,总之就是那些人都非常擅长这方面的辩证之理就对了。

然后你拿着诊断单子去他们指定的药铺买药,人家看你有三险一金,收了你的钱,在册子上记上你的姓名,在哪里做工,老板是谁,家住何方,属于哪个街道哪个小区,然后告诉你,回头所有的钱从三险一金里扣,多退少补。

啥叫多退少补啊,老张思考了好半天才想明白,压根就没敢想这些钱儿能给自己退回来的事情,自古至今就没听说过这么好的事儿。

有人帮忙给找好药堂,好大夫,一来就有大夫给诊治,不叫儿子干难受,他心里已经知足了,要是这病能治好,多少钱他都愿意出,大不了从头再来,他和老婆子身子骨硬朗,还能干个十来年呢!

可事实再一次叫老张目瞪口呆。

自家前前后后一共花费一百八十多两银子,其中一部分还是和亲戚朋友借的,总算是把儿子的病情给稳住了,至于其他,也只能以后再说,人命重要。家里又不是治不起,总不能看着儿子活活的给疼死了。

可真正到了带儿子回家那一天,人家药堂小掌柜带个账房上门,算盘珠子那么一扒拉,嘴皮子上下一碰,说的都是些啥,他们根本就没往脑子里去,只记住了一句。

“这一百八十五两是退回给你们的,此次一共收你们二两的医药费和床位费,你们核实一有没有错误,要是确定没错的话,就在这里签个字,你们就可以走了,恭喜康复!”

老张和老婆子抱着一包沉甸甸的银子直接傻眼了,不知道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还真给他们退钱了。

还一退就退了整整一百八十五两。

不说老张和老婆子觉得不可思议,就是听老板的建议,来这边儿治病的小张一家,都云里雾里,激动的不知说什么。

这玩意儿生这么大的病,眼看人就活不下去了,周围人都说能花二百两把这个病给治好,已经算是老天有眼,知州大人仁慈了。

要知道前几年有个王员外的老父亲,也是得了和他们家小张一模一样的病,那家人前前后后花了三千两银子将家底儿掏空,最后人还是没留住,活生生的被疼死的事情,在他们当地传的十分邪乎。

亲戚朋友们知道他们家一共只花了一百八十几两银子,在药堂住了两月,小张就一脸红润,活蹦乱跳的回家了,全都在赞叹药堂大夫的医术呢,还劝老张别犟着,回头亲自给药堂送个妙手回春的牌匾去。

一个个上门探病的时候,还不知道三险一金医保的事情呢,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安慰他们家人:“人留住就不错了,钱是王八蛋,没了咱再赚,咱们明安府如今的生活条件多好呀,只要手脚勤快,就不怕饿死,何况你们家就没有一个懒汉,全都是知道往自家扒拉钱的,迟早都能赚回来。

借我们家别着急还,我们家情况老哥哥你知道,不跟你说虚的。你千万别上火,想想现在的情况,是之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了,对吧?”

当然对啦!

一天过的忙碌又混乱,等送走亲戚朋友,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还没有回过神来。

还是老爷子坐在炕上一阵大笑后,拍着大腿对一家人道:“都给老子好好干,以后在外面千万别说交三险一金都是放屁的傻话!衙门的大人哪个不比咱们有文化?他们让怎么做,咱们就跟着做!

咱们知州大人真是再好没有的父母官了,天底下都找不出第二个这样为咱们老百姓着想的大人!回头我和老婆子上山给大人烧个平安香,希望大人能长命百岁!”

老头子还问小张呢:“儿子,你说爹回头能不能在城里找一个也交三险一金的活儿干着?”眼睛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他大儿子也不客气:“爹你想啥呢?大家伙儿都不知道三险一金有啥好处的时候,那交三险一金的活儿都不好找。现如今,你以为就咱家知道这里头有好处了?聪明人多着呢,人老板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要着不好吗?您也不瞅瞅您今年都多大岁数了,和那些人在一起,您有啥竞争力呀?”

老张明显的非常失望。

小张这会儿可不会给他爹面子,当初他爹因为他交三险一金的事儿,没少逮着他骂傻缺,现在有机会,得好好说道说道。

“而且我听药堂的大夫讲,三险一金的使用范围往后会更加的严格细致。现在一家人还能共用医保,等所有人都能交得起三险一金的那一天,咱们每个人生病看大夫,便只能用自己的三险一金卡。”

家里的几个儿孙也连连点头,真是这么回事。他们也是从这次小张生病后发现往日交的那些看似无用,像盘剥他们的三险一金,在正儿八八经的时候,可是救了一家子的命。

往后可千万不能忘交了,就算东家忘交了,他们自己也要提醒东家不能给他们断了。

老张遗憾的砸吧砸吧嘴,跟儿子商量:“大儿啊,爹在那药堂的时候听几个坐堂大夫嘀咕来着,他们说什么三险一金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

这医疗保险爹算是亲身体会了一回,可这个养老保险是咋回事儿?你给爹细说说。”

小张心虚,他往日里也没认真了解过这些,也只当是官府盘剥他们的一些巧立名目罢了,压根就没心思去想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老父亲问了,他又不能当着父亲孩子的面儿,说自己压根儿就不知道啊,那多丢人是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