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准备回家 (第2/2页)
阿茶在那笑:“人各有志,我怎么没志气了?先有农村才有城市。都削尖了脑袋往大城市跑,那我们这小地方不得越来越落后越来越凄凉?”
烤暖和了,洗漱了早早歇下。
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自己开火了。胡惠英柴米油盐啥都给准备好的,自己开火也不是什么难事。
吃了饭太阳出来了,开始化霜,硬邦邦的院子就开始起潮了。
两人迎着寒气出了院子,一个去了一中那边,一个去了储蓄所。
以前的邮电局现在的县邮政储蓄所所长汪正平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老家原本不是本地的,是建国之后从首都那边过来支援建设的。
来这边之后就再没回去,在这边安家落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座小城。
按理说他早几年就该退了,但是所长这个位置不是随便谁都能上来的,就只能等。
这一等就等到现在。
他估摸着也就年前后的事情了。
毕竟复考之后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完全毕业,都该上岗了。
但是没想到来接任自己的是个姑娘,还这么年轻。
阿茶在安南呆了四年,有两年时间都在岗位上,虽然说是在邮政管理局,但是下面的储蓄所每个岗位她都去做过,不论是管理经验,还是对各个岗位的熟悉程度都是经得住考验的。更何况,她是个爱读书的,安南大学图书馆里面古今中外但凡跟钱跟财政挂钩的,几乎都被她翻遍了。而且她还有个高青阳支持她,到处托人给她收集藏书。此番回来,有两个大包裹都是他们收集的书籍,光是邮费都花了好大一笔。
也正是脑子里掌握着丰富的知识和多方位的岗位实习给了她底气,使得她跟汪正平这个在岗位上面呆了几十年的老所长交谈半点不带打怵的。
汪正平以为她回来就会交接,却没想到她询问能否到年后。
倒也没什么不可以,年前年后也就这么点时间。
说实在话,这是她呆了半辈子的岗位,不说工作,就每天来卯点都卯习惯了,这办公室就跟他自家一样了,想到马上要离开了,以后就不做事,当个闲散的老太爷了,他还有点不习惯。
“既然这样,那就正月初六咋样?我把我的个人物品收拾收拾,初六正常上班时间小周你过来,我们开始交接工作上的事情。”
阿茶忙不迭的点头:“真的太谢谢您了!还得麻烦您再劳累一段时间。”
这会儿她也是来卯点的,等正月份,那少不得就要到汪家去给汪正平正儿八经的拜个年,然后初六再开始正式交接。
虽然之前没有打过交道,彼此都不认识,但是眼下这不就认识了?
在岗位上呆了几十年的老所长老前辈了,是要拜一拜的。表达尊敬之意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还能顺便取取经。几十年的岗位工作经验和用人之道绝非她两年的时间可以相比的,更不是书本上那些文字里面能够读出来的。
倒是巧了,安南那边来的包裹也到了。
汪正平借了自行车给她,不然那么大几坨还不知道咋弄回来呢!
高青阳那边更是利索,先去县教育厅走了一趟,然后去找了县一中的校长。
回头怎么安排工作那就是年后的事情了。
下午的时候两个人就在家整理寄回来的和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东西。
阿茶看着菜园子里面的菜道:“我们这两天就要回去了,再来就是年后的事情了,院子里面的菜都能吃了,再长就过了。扯一点给青峰哥送过去?”六号交接,他们也不可能过来太晚,起码的三号要过来,四号五号该拜年走动的都得去一下。
高青阳点头:“能行。我回头还得去一趟农业局,去找陈阳。回来了不去露个面不像话。”
“嗯,那你先去忙,这些我弄就行了。”
高青阳道:“行,你慢慢收拾,我趁着这会儿还没黑各样菜拔一些给他送过去,陈阳那边不着急,明,明天去一趟,顺带去买票。”
阿茶应了一声,把书本暂时的放在跟睡房一墙之隔的书房桌子上,摞了高高两摞,还有他们在学校里面的一些笔记心得,真的不少,没个书架还真的不行。
剩下的就是给家里带的东西。
这回东西是真的不少,光布就有好几样,都是那边今年最时兴的料子。还有一些用的,肥皂,头绳,发卡什么的,还有时光杂志社那边的报纸和杂志以及高青阳出的连环画。
一收拾下来就是沉甸甸的一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