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学习是最好走的一条路 (第2/2页)
高青茂低着头拿着火剪在火坑边上的泥地上画圈圈不吭声。
高明成道:“就是这么说。别的不说,就说对面周正全家那个小白菜,跟他一年上学的,人家回回都是第一。回来家不落屋的干活也没见耽搁学习。你说看看,这 人跟人差别就这么大。”
高青阳道:“性格问题。”
然后转了话题没再说这个,而是跟高明成说起了月亮和月牙姐妹俩。
“稍微大一点了,青峰哥没时间回来嫂子还是要经常往城里去看看的,不管男娃女娃,爹娘都在,总不能一直缺着。这爹的教法跟娘的教法总归是不一样的。相处的多了才有感情。青峰哥跟嫂子都还年轻,这么一直分着也不是个事。”
他现在就是说闲话给他幺大先打个预防针。他琢磨着沈春芳是迟早要带两个娃儿去高青峰那的。在家里就他幺娘那个调调,是个人都受不了。
这马上又是一年了,也差不多就是年底的事情,最多到明年,土地就该分到各户了。到时候就跟现在不一样了,自己干多少收多少,除了上交的,其他都是自己的。
那阵子就不存在什么人头粮之类的麻烦了,沈春兰去县城能去的十分利索。
闲谝了一阵,外面就传来了刘淑芳的声音:“茂茂子,你跑哪去了?看看你爹又死哪去了?大清早的把娃抱哪去了?这么冷,晓不晓得回来吃饭?”
高明成站起来:“回去吃饭了,吃完饭回头咱们再谝。”
高青阳站起来送他出了灶房。
高青茂把月亮也抱起来:“走喽,回去吃饭喽!”
走了之后老太太才在那叹气:“这人就不能走下坡路,越往下越想下,下去很了,别说爬不爬得上来了,自己根本就懒得往上爬了。你看你幺大现在这样,我也是看出来了,不管是对家里大的还是小得,都是任由着来了。”
高青阳道:“那总归是他们得事情了,你跟爷爷这么大岁数了,操心哪个的是,把自己身体照顾好才是大事。”操心也没有用,人家未必领情。儿大不由娘,可不止是一句话,那是确确实实的。
“说的就是这话。”胡惠英把话接过去:“儿孙自有儿孙福,少操心少怄气。眼不见心不烦。”
说完,也吆喝着让吃饭。
饭端到手里之后阿茶才跟胡惠英和高明远讲:“吃了饭我想去一下我大伯那里,周正兴结婚的时候我也没在屋里,这阵娃儿都有了,该去看看的。还有周正全那,这也分开家这么几年了,小白菜也是大姑娘了,我想上门去看看。”
“你去你去,吃了饭带点东西叫青阳跟你一起去。你大伯那我就不说了,周正全那你去的时候注意些,说是分过家,但是还是住在一个院子里,就讨厌的很。不止陈春芳讨厌,青青子也是个不主贵的,这阵又多了个周秀兰。”
阿茶愣了一下:“周秀兰回娘家来了?”
“嗯,回来了,头年就回来了,在人家家里呆不住,娃儿都生了两个了,三天两头的闹,一闹就往这边跑。我听说是离婚了,不然这么久了一直蹲在娘家,真的是丢人现眼。”
阿茶抿了抿嘴没接话,继续吃饭。她就是去看看小白菜,不管是陈春芳还是周秀兰,都跟她没啥关系。
吃完饭,她去屋里收拾带回来的那一大包东西,除了给自家买的,有一大半都是拿来送人的。
周成发那两瓶酒,一瓶罐头,一袋红糖。想着周正兴的娃儿也不小了,又抓了一把水果糖塞兜里。
周正全那边倒是不需要酒啊什么的,她给小白菜带了两本书,扯了一块布,还买了两对头绳。
装好了之后跟高青阳一人提了个口袋,出门喊了高明远一声:“爹,那我们过去啦!”
“嗯,你们去,我也要去大队了。”说完,推着自行车就走了。
虽然到了年根都闲了,但是也不可能一直蹲在家里,胡惠英背着背篓拿着竹耙子也要上山去耙松毛,回来垛那里回头好引火。就连高德发也要上山,拿着柴刀去砍柴。
阿茶跟高青阳从小路上下去,沿着他们家原来的院子下面的河沟往上,从周成发家家下面的小路上去。
这会儿周成发家也刚刚吃完饭,一大家子人都正准备出门。
阿茶站在院子边上喊了一声:“大伯!”
周成发蹲在檐坎跟前正在磨刀,听见声音抬眼,眼里一亮:“阿阿茶跟青阳啊,你们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