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绝大政治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风起长安!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胜感慨的长出一口气说道:“你先去整理下案情,朕这就召集宰辅重臣商议对策,你整理好了也去甘露殿,一同会议。”
李恪本想再说两句宽慰的话,但略一思忖,觉得此时还是少说为妙,便领命退下。
一个时辰后,李恪带着权万纪一同来到甘露殿,早已等候在殿门口的内侍副总管许德明见李恪前来,老远便一溜小碎步来到李恪身前,附在李恪耳旁低声告诉李恪,太子、晋王、三省宰相、凌云台的主官早已经进去了,他又尖又细的公鸭嗓子低声说话时有些怪里怪气的:“大家吩咐,吴王到了,不须通禀,直接进殿会议。殿下请随奴婢走。”
本来还面带微笑的李恪一听到李治竟也被召来会议,脸色一变,脸颊不易察觉的抽搐了几下,但随即便敛住心神,挥手示意权万纪跟在身后,尾随许德明进入殿中。
李恪进殿时,李世民正在认真听中书令长孙无忌讲话,见李恪进来,一摆手示意免礼,但李恪不肯将就,还是按规矩跪拜行礼后,才掂度着位置站到太子侧后,比太子稍稍靠后半个身位。
此时李恪才细听长孙无忌的话,但听了之后颇觉诧异,因为长孙无忌所说的,竟然与案情完全无关,是朝廷自立国以来就在施行的府兵制,长孙无忌声音高亢:“武德年间和贞观初年,朝廷战事频繁,府兵受朝廷征召外出
征战,战事刚结束,军中会立即将阵亡将士名册报于朝廷有司衙署,朝廷委派各地官府前往慰问,往往是将士尸骨还未运回家乡,勋爵赏恤已先行落实,福泽阵亡将士家属。有此激励,军中在籍将士和阵亡将士的乡里父老都能看在眼里,颇受感动,军中士气高涨,所以当年我唐军虽兵力不占优势,但将士用命,每临战阵往往能以弱胜强。但近年来,四方蛮夷争相归顺,边疆稳定,战事一无,马放南山,军中和各级官府也有所懈怠,边疆偶尔遇有战事,都只是小战即止,但阵亡将士的抚恤赏赉却迟迟无法落实到家中,长此以往,军中将士士气不振,风气颓萎。再加上历年来不断有奸猾之徒诈冒资荫,以致官多职少,冗员繁多,自然人浮于事,荒疏怠惰。”
(立国之初的统一战争中,唐军将士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李唐朝廷为了照顾他们的后人,就出台了恩荫政策,即阵亡将士的子弟会被优先照顾。李唐朝廷在任用和提拔官吏的时候,也会优先选用那些曾经在隋朝为官,具有仕途资历和从政经验的人,所以就经常有人伪造资历,企图走一条加官晋爵的捷径。上述这些现象就叫作“诈冒资荫”。)
李恪边听边感慨,长孙无忌留心政务能耐繁琐,真是能员,不愧受父皇器重,只可惜他是太子和魏王的嫡亲舅舅,心里向着太子和
魏王,不能为我所用。自己所能仰仗的,还得是这些在杨隋朝廷当过官的世家豪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