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风起长安 > 309.长安局中局(八)

309.长安局中局(八)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风起长安!

李泰一拍扶手,连声称妙:“妙计,妙计,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好,好啊。不愧是太原王氏,有如此神通……”但李泰马上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父皇不查送奏折的途径呢?”

王福畴笑着没有答话,李泰见状,先是迷惑不解,随即恍然:若不彻查,说明父皇同意自己就藩,按规矩,藩王就藩前,天子一定会召见当面训话,那不正好争取到面见天子的机会了?见了天子,还怕没机会说出洪州的疑点和自己的委屈吗?

多么浅显的道理!

看着王福畴自信的笑容,李泰突然意识到,此人不正是自己亟需的人才吗?自己不正愁缺少段平那样机变多智的军师智囊吗?这王福畴足智多谋,见识透彻、手段高明,正可以帮助自己统领,参赞机密要务再适合不过了。加之此人出身太原王氏,将其收入麾下,等于跟整个太原王氏搭上了线。以前自己麾下,以朝中的勋贵和文学之士为主,朝中勋贵又多以关陇郡望大族为主,正缺少积累了数百年郡望的山东一等高门支持。关陇世家大族多以武功起家,尤其是那些起自武川的军功世家,门风彪悍,推崇强者强权,又长期与胡族交往,受胡风影响颇深,所以观念里并无嫡长传家的执念,心里想的都是强者为尊的,自己以亲王之尊礼贤下士亲近交好,能获得关中郡望的支持。

但山东大族则不一样,这些家族多是几百年汉家大族,世代学习圣人之道,几百年来礼仪传家,坚持嫡长继承的宗法制,所以不管李泰如何拉拢示好,他们却总是跟李承乾勾三搭四,这令李泰很是头疼的。

李泰有了关陇大族的支持,又极力拉拢山东大族,所以才多方收纳文学之士,营造礼贤下士的王道圣君形象。

李承乾呢正相反,他暗中跟山东世家交好,同时为了在关陇世家中跟自己抗衡,有意多拉拢些关中郡望大族,所以李承乾刻意以喜爱胡风的形象示人,就是为了拉近与这些高度胡化的关陇世家的关系,让关陇官僚对其产生好感。

如今有了王福畴主动来投,这不正是自己一直寻找的跟山东大族建立合作的机会嘛。

想到这里,李泰起身快速绕过桌案,表情庄重的站在王福畴跟前,极郑重对王福畴一躬到地,言辞谦卑,态度恳切:“先生高才,学生领教了,此事若成,必有重谢,学生还有一请,不知先生可否屈尊,留在学生府中,让李泰可以时常聆听先生高见,有先生指点,学生必能更进一步。”他刚才一直自称本王,此刻竟以学生自称,礼数和言辞都恭敬到了极致。

王福畴赶紧起身扶起李泰,笑着说:“久闻殿下学识渊博礼贤下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此事若成,赏赐倒不着急,属下先为殿下谋划下一步的翻盘屠龙劫。”

他以属下自称,又要为李泰谋划翻盘之计,等于变相答应了。李泰大喜,紧紧握住王福畴的双手,眼角晶莹闪烁。

“禀陛下,”许德明小心的走到李世民身旁,轻声禀奏:“李勣和刘德威求见。”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此刻刚举起笔,竟被许德明不大的声音惊的浑身一颤,手中的笔无端掉落,沾饱了墨汁的笔头在奏本上留下大大的一个红点,李世民匆忙拿起笔,只是他一时情急手抖,墨汁又递到旁边的奏章上,他急忙拿开旁边的奏本,结果慌乱间又将其他几个奏本弄掉在地……

经过一连串的慌乱和失误,李世民最终放弃了,他懊恼的将笔一扔,犹不解气,展开双臂一扫,将面前所有奏本一齐扫落在地。

许德明见状,赶紧俯身去捡那些奏本,嘴里连连说道:“陛下,陛下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