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长安局中局(九) (第2/2页)
高士廉没有立刻回话,他在权衡,他虽然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但自从长孙皇后故去后,他自觉失去了最大的政治靠山,处处谨小慎微,不管大事小情,绝不逆着皇帝的意思的来,更不跟皇子们搅合,不管是太子还是李泰,你俩想争便争去,反正都是长孙皇后所生,不管将来谁坐那位子,不都得叫我一声舅公,也都能保证我高家富贵荣宠。
但此事就不一样了,此事涉及到庶子李祐,而且事关谋反大案,自己一封奏本递上去,立刻就是朝野震动,天下侧目。那些善于揣摩圣意的臣子们大概也能察觉出一二风色,跟着自己为李祐说情,说不定还真能保下李祐一条命。此时自己为李祐说情,显然能卖下皇帝一个人情,一个大人情,为了现在,自己应该毫不犹豫的答应皇帝,上奏章保李祐。
但高士廉要考虑的可不止是现在,还有将来。
老四李泰在洪州遭逢挫跌,眼见就要失势,太子重新占据优势,将来很可能是太子登基上位,李承乾性情多变,时有反复,若是哪一日心情不爽,或是高家哪个儿子出了差错,他日对景之时,这封奏折兴许就成了高家的催命符。
想到这里,高士廉已经有了主意,现在的皇帝自然不能违逆,但自己也不能给将来的皇帝留下把柄,便笑着说:“臣有一言,请陛下斟酌,齐王之事,于国家社稷而言,是谋逆对抗朝廷,绝无宽恕免罪的律条,天子对屏藩诸侯王绝不可宽纵,以免日后居心叵测者效尤。但若换个方向看,家有不肖子,父母难道直接将其打死?非也,父母教子,以情化之,以理感之,以身示之,家中之事,不必完全用国法之例处置,所以臣的意思,想请太子以长兄身份为齐王担一些责任,一来彰显天家兄弟亲睦和熙,二来也为太子累积德望。”
“太子?”李世民还真动心了,高士廉所言有理,如果太子能为李祐说情,这效果至少不会比高士廉差吧,太子都说话了,满朝臣子能不琢磨琢磨?
见李世民若有所思,显然是动心了,高士廉趁势继续说:“臣愿说服太子,昔日象不肖,谋杀帝舜,舜宽仁,践祚后不念旧恶,分封其膏腴之地。天下人皆称赞舜宽厚仁德,是为后世楷模,太子以兄弟情谊为念,劝天子宽宥齐王,必得帝舜宽宥兄弟的美名。”
“舅舅真乃妙人!”李世民含笑感慨,对高士廉极其满意,高士廉连劝说太子的说辞都想好了,看来自己真的找对人了。
就在李世民召见高士廉的同时,太极宫内,还有两人也在就讨论关于李祐的话题。
“你这段日子去哪了?你府上没人,衙门也不去应卯,我还以为你又出事了呢。”李治一半认真一半玩笑的询问东方云。
东方云微笑答道:“我去了趟齐州。”
李治几乎惊掉下巴,用手指了指东边:“齐州?你指的是那个齐州?”
东方云泰然自若的点头:“不是兰溪石下水那个蕲州,不是淮南道的蕲州,是东边的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