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长安局中局(十四) (第2/2页)
魏征回想着当时的情况,无限感慨的说:“是啊,老夫也没想到,洪州百姓对老夫如此爱戴,这伞算不上价值连城,却也是对老夫为官之道的认可吧。”
房遗直指着伞面:“太师,这么大一把万民伞,制作如此精美,一天晚上就赶了出来?”剩下的话就不用说了,因为看表情就知道,魏征已经想明白了,这把万民伞做工精美,就算赶工,也并非一天两天能赶的出来,若不是有人早有谋划,怎么会头一天接到圣旨,第二天一早就能拿出来送给魏征?
魏征面色越发凝重,众多画面在眼前依次浮现,许德明马不停蹄赶到洪州,中间没有任何耽搁,这说明对手有更快的消息传递途径,比魏征更早知道了诏旨的内容,提前赶制了万民伞,再联想到接到万民伞后,每天都有不同的麻烦事冒出来,每次都是自己不出面到场就解决不了的事,所以自己迟滞了数日才离开洪州,而到了江州,那一桩陈年旧案,天下大乱时常有的事,又是时隔多年没处查寻证据,正好用那个事将老夫缠住。这么看来,就算对手没有提前得知诏旨内容,至少也是提前谋划好了一切,就等自己返京启程那一天拿出来。
“那么他们为何要拖延老夫回京的行程呢?既然他们已经达到了陷害宜都王的目的,拖延有何用?”魏征语气沉重。
房遗直想了片刻,缓缓的说:“我们做个假设,如果您没有被拖延,而是快马加鞭的赶回京城,会有什么结果?”
魏征想了想:“我会第一时间面君,向陛下求证为何那样处置,并将在洪州发现的疑点和破解的关键一一说明,请陛下重新调查。”
房遗直没往下说,但魏征已经自己找到了答案,对方拖延自己,恐怕就是不想让自己将洪州的真相说与天子,可是就算自己晚几日回京,以自己的性格,也必定会说的,所以为了让自己回京后没机会对,那么在自己回京之前,就必须有一件新的大事,让朝野和天子将注意力都集中到大事上,忽略自己的回京。
想明白了这一层,魏征心中一寒,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齐州的谋反,正是转移注意力的那件大事,齐王李祐的谋反,恰恰是洪州之事的主谋刻意安排的结果,用齐州的事,掩盖洪州的事,还真是精于算计,环环相扣,真好手段,好谋略,为了掩盖洪州的真相,竟不惜设陷引诱亲王谋反,这是何等的歹毒。
还要向下查吗?如果一查到底,结果出来,洪州齐州两件轰动天下的大事,都是太子为了清除对手设下的圈套,查出真相之日,就是太子倒台之时。
不查出真相,这么一个为了皇位不择手段到丧心病狂的人,能统治好这个国家吗,能成为万千臣民的表率吗?
太子,你真的变了。还是你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李世民已经一天没吃饭了,整整一天坐着一动不动,直到深夜掌灯,烛光亮起,李世民才稍微挪动了眼睛,但随即便望着灯烛发呆,李祐的身影在烛光里若隐若现,李世民试图伸手去摸,却被烛火烧到了手,疼痛让他赶紧缩回了手。
但这一疼将李世民从发呆中拉回了现实,他的思路逐渐清明起来。
毒死李祐后,下毒的厨子也被灭口,如果从计划的角度,这次的行动完美无缺,只是行凶者恐怕没想到,智奴今日会去探望李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