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隋末第一佞臣 > 第6章 隐户?

第6章 隐户?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隋末第一佞臣!

撇去土法水泥的配方不谈,水泥浇筑之法其实并不难,对于经验丰富的匠人们来说更是简单到一看就会,因此接下来的几天,见到城墙那边已经完全不需要自己的斐裁,除了时不时地去官匠营里炒制一批熟石膏之外,竟然就只能孤零零地窝在县衙里打盹了。

要知道,中国是个熟人社会,而这种情况在古代尤为突出,即便是身为一县之尊,但出身于秦地、刚刚补缺过来的斐裁在平原县官场的小圈子里竟然也受到了明显的孤立。

公务上的事情,但凡他发令,在不违反章程的情况下,下面人表面上倒也规规矩矩地去照做——不过也就仅限于此了,至于跟这位新任的县令套套交情,或者善意地提醒一下某个驽货哪些事情不该去做,却是休想。

对于这种情况,斐裁其实反而乐见其成——这货穿越过来还不到半个月,对于这个时代以及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过往至今还是一知半解,心里虚着呢,巴不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

只不过,打小长在农村的男孩子,骨子里就比寻常人更好动一些,在冷冷清清的县衙里干坐了两天之后,这货终于忍不住,避过丫鬟蹩手蹩脚地换上一身便服后,偷偷地溜了出来。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平原县半个月都不见一例告状的案子,让他没法子过一把青天大老爷的戏瘾,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年代的人文风情对于他而言是个新奇无比的的事情。

既然没事……那就翘班出去逛逛呗!

………………

后世之所以经常把隋和唐连在一起说,一来是因为隋朝太短命,二来则是这两个朝代太相似了——不管是政体、军制,还是商业和文化。

因此,在这个国富民贫的时代,即便平原只是个县,也依然跟后世的盛唐一样,有着面积颇为不小的东、西两大市集和诸多的草市(地摊集)和墟市(定期定点举行的乡集,类似于后世的赶街),虽然每日都有宵禁,坊市分离之下,买点东西也颇有些折腾人;但总的来说,其商业规划的完整程度,其实并不比赫赫有名的富宋差多少。

而此刻,手上拿着一枚胡饼(烧饼)的斐裁,正一脸感叹地看着店铺林立,却没多少人的西市——杨老二登基之后,把折腾属性发挥到了极致,大隋几乎年年都有大役不说,为了去年那次惨败的北伐,更是快把山东等地的财政给抽干了,民生凋敝之下,西市的商业不大受影响才怪。

走到了几家大门紧闭的邸店门口,斐裁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隋唐时期的青釉白陶非常有名,但后世的存量却颇少,他本想来瓷器邸店这种专司批发的店铺饱饱眼福,但没想到人家竟然关门了。

啧啧,该不会是见到流匪即将袭城,店主早早地就出城避险去了吧?

斐裁有些不甘地抓了抓脸颊,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莫非真要跑到专司权贵的东市那边,才能满足一下自己那微不足道的愿望?

说实话,斐裁是极不愿意去东市那边的,万一遇到几个门阀子弟,抹不开脸面之下非要跟自己套交情,那自己可就坐蜡了——某个毫无自知之明的驽货自我感觉良好地想到。

正当斐裁犹豫着的时候,几个身影略显鬼祟地在不远处的一家药铺门口左右打探了一下,然后一瘸一拐地走了进去。

嗯???

看着那几人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和轻手轻脚的动作,斐裁心下警铃大作。

这是遇上入室抢劫的了?

又或者……

是那些流匪混进来的探子?

一想到传言中日子过的其实并不怎么好的那些流匪,

斐裁心中一紧,对于自己的猜测更加肯定了几分。

怎么办?

怎么办!?

是现在赶紧跑回县衙,让王大胡子带上一队巡捕来把这几个家伙抓住?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他否掉了——后世环境里长大的他,委实有些干不出这种仅凭想象就把人抓进去的事情。

扫了一眼远远正朝着这个方向慢慢走来的两名巡捕,斐裁心中稍安。

想了想,他最终还是偷偷摸摸地朝着那间药铺走去……

………………

“这位店小哥,同村刚回来了一批服完劳役的宗亲,身上多有顽疾,劳烦您帮我们配上二十副金疮散、五瓶去腐膏、十五副驱寒辟邪的汤药,外加……十服【泽泻汤】的配药和五服【大陷胸汤】的配药。”一个面容憔悴的汉子带着一丝讨好的笑容,向店伙计报出了一堆单子。

“泽泻汤”和“大陷胸汤”都是《伤寒杂病论》上面记载的药方,当下只要是有随堂郎中的药铺,基本上都会配。

听到眼前这几个人竟然要那么多药材,店伙计一脸狐疑地看了他们一眼:“那么多的药,可值不少的钱银……你们有那么多药资?”

也无怪店伙计会问出这么失礼的问题。

自从杨二登基以来,大隋年年有大型劳役,百姓们在服役的时候身体受到损伤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当初修运河的时候,劳工们日日泡在水中作业,被泡烂的腰上直接长蛆的都不知凡几,因此服完劳役回来,一堆人央求同村的捎回上百包药材的事情并不罕见。

但问题是……

对方要的这些药包,里面虽然名贵药材占比并不多,但价格却也不算便宜,况且一口气要了那么多药,加起来更是一笔颇为不菲的钱资——别说眼前这些衣不蔽体的家伙了,就算是寻常的小康之家,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银来,也绝对是个不小的负担。

听见店伙计问起钱银问题,带头的汉子苦涩一笑,却什么也没说,径直从身后的同伴手里接过一个小兜,在手里念念不舍地摸了摸,然后放在了柜台上:“小哥放心,钱资我们带了……想必是足的。”

店伙计打开小兜瞅了瞅,里面的的确确是一堆五铢白钱,轻轻点了点头后,脸上的笑容大为不同:“几位客官,恕我直言,看病还需配以郎中问诊——那些金疮散、去腐膏之类的倒也罢了,但不管是滋养身体还是驱寒辟邪,终究还是要让郎中先把把脉才好,否则一个不对症吃下去,病情反而更重了也说不定。”

带头的汉子嘴角的苦涩意味更重,对于店伙计的好心提醒却只是摇了摇头:“多谢小哥的好意,但我等家境穷苦,委实再付不出郎中的车脚费了……你尽管把药开来就是,就算吃坏了身子,也是天意如此,与贵店并无瓜葛。”

听到汉子这话,店伙计心中却起了一丝提防之意——买那么多药带回同村很正常,但是有钱买药,但却没钱请郎中随诊一番,却很不正常了。

要知道,这又不是什么疑难杂症,随堂的郎中走上一遭替他们把把脉,其实真的要不了多少钱银。

想了想,店伙计从柜台下方取出一个本子翻开:“几位客官,根据朝廷规定,民间凡是涉及金疮散、去腐膏之类的外伤用药,且一次采购超过三人用量者,必须予以登记,且需有患者户籍处保正出具回执才可……所以,劳烦几位客人报一下家住何地,是为何人购药?”

说实话,如果可以,面对着这种可能存在问题的客户,店伙计是绝对不愿意多事的——毕竟大伙出来混,都是为了三餐吃食而已,何必为自己平添许多风险?

但没法子,大隋这两年的律法越发严厉,而《连保法》也规定的明明白白,要是自己不按照规定走程序,到时候出了什么事,细究下来,别说自己了,就连东家都要吃官司,到时候不死都要脱层皮。

听见店伙计拿出那个本子,为首的汉子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脸上的笑容带上了些许阿谀:“店小哥,我等皆是奉公守法的良民,只因家中有人不慎受伤,故此进城求药;只不过我等住的比较偏僻,村中并无保正,此事……还望小哥通融通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