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322章 两个师伯

第322章 两个师伯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回忆起往昔师兄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涌起无数感慨。这一别,他们已经两鬓斑斑,岁月匆匆,再不见也真就没有机会了。

“师侄定会照办”对于柴胡他总有别样的情感,这位恩师待他如子,他报答不及。

当初答应源冰的意见,也有这般想法。

“我二人此行,一来是想见见你,二来嘛,便是想与你探讨一下那独特的外伤处置手法。”张绍济开门见山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这些时日,我在军中依照你所说的方法,为不少将士缝合了伤口。

效果简直惊人,溃烂的情况极少出现,以往那些需要休养月余才能恢复的伤口,如今短短几天便已长出了新的肉芽。

死伤极少,你这酒精简直堪称神来之笔,堪比天地造化!”谷青衣接着说道,言语中满是赞叹。

“是啊,老夫在本草斋看了好几个伤口,几乎全无溃烂之象,今日所见,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正因如此,我们才迫不及待地上门请教。”张绍济补充道。

中医外科多年来发展缓慢,伤口溃烂以及愈合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家的重大难题。

以往各家的金疮药效果有限,却价格高昂,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这酒精的效果更是一般金疮药所难达到的,而且价格低廉,效果奇佳。

而且缝针之法也让他惊为天人,人体竟然能像缝补衣服一样进行缝补治疗。

以往这等做法都是仵作所为,是为遗体残缺之人补齐。

没想到竟然能用作伤口愈合,这一创新之举,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启发。

话头一开,三人便沉浸在医学领域无法自拔。

王清晨同样对两位师伯的医术充满了好奇,虽然他们师出同门,但在各自的从医经历中,必然积累了许多独到的经验与见解。

这还是他第一次与除师父之外的同门深入探讨医学,心中的兴奋之情难以抑制。

“何为菌?”

这个王清晨反复强调,张绍济率先发问,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求知欲。

“菌,我们也说是外邪,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肉眼难以察觉,却广泛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其中一些菌类会引发疾病,比如伤口的溃烂,往往就是有害菌在作祟。”

王清晨耐心地解释道,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知识。

“为何补液?”谷青衣紧接着问道。

“补液,是根据患者的失水情况,通过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的方式,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例如,当患者因严重腹泻而丢失大量水分和盐分,此时就必须及时进行补液,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正所谓口渴喝水,腹饿进食,如果一个人失血过多,补血肯定是最优选择,补血便是补液”

“不行不行,前朝便有太医试过,死者八九岂非草菅人命?”

“人与人有差异,更不用说血与血了,贸然补血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可以适当补液,只是我们要找一种能够补充人体的液体才行。”此话一出,王清晨全然没有看到自家大师伯的眼神,那是对医术的渴望。

王清晨详细地讲解着,同时辅以简单易懂的手势,以便两位师伯更好地理解。

不过他并没有说生理盐水这玩意,这种实在解释不清,毕竟为什么要补生理盐水他也不知道。

到时候两人和自家师父一对账,不就露馅了吗?

见时机成熟,王清晨便将自己所了解的酒精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详细地向张绍济和谷青衣阐述了一番。

从伤口消毒、预防感染,到外科手术前对器械的清洁与消毒,再到一些药物的溶解与调配,他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随着王清晨的讲述,张绍济和谷青衣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医学世界,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时而微微点头表示认同,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脸上交织着震惊、好奇与思索的神情。

“师侄,你所言这些理论,老夫闻所未闻,却又深感其中道理深刻。这些都是柴胡那小子领悟所得?

不过,人命关天,如此重大的医学理论,老夫还需经过多次验证,方可应用于百姓身上。”

待王清晨讲完,张绍济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说道。毕竟,这些理论太过新颖,远远超出了他以往的认知范围,谨慎对待是医者应有的态度。

坏了,用力勇猛了,第一次见面他是不是说的有点多了。

“这是自然,师侄怎有那等本事,都是师父所传。”王清晨一推二三五,自家师父就是牛-。

不过他也没有再说更多,贪多嚼不烂。

随后,张绍济向王清晨索要了一些酒精,便迫不及待地起身告辞,匆匆赶回太医署。

他的脑海中还回荡着王清晨讲述的那些新奇的医学理论,恨不得立刻回到太医署,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进行试验、整理与验证。

他深知,这或许是中医外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绝不能轻易错过。

茶室中,只剩下王清晨和谷青衣。谷青衣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香在口中散开,他的眼神却透露出一丝忧虑。

“清晨,你虽身处官场,但医术切不可荒废。这天下百姓,百官易得,良医难求。”谷青衣语重心长地说道。

“师伯放心,师侄受教。”王清晨回答道。

两人又聊了许久,从京城医馆的现状,到民间百姓的疾苦,再到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王清晨心中感慨万千,学医或许救不了国家但是可以救百姓。

这或许也是他的责任。

只是今天好像忘了什么似的。

对了,今天好像忘了和大师伯聊酒精管制的事情了。

这一时兴起竟然忘了正事,直到两人离开,王清晨这才回想起来。

好在因为王清晨今日所述,家中便成为了两个师伯的研学场。

每每下值便和王清晨探讨医术。

上值,处理公务;下值,研讨学术,王清晨便陷入了这样的循环。

两人一点也不在意他这个小年轻的感受。

不过,他们的研究探讨也取得了实打实的效果,两人对于外伤疗法以及酒精的使用有了不少经验和心得。

以往在处理伤口时,恢复情况总是差强人意。

可这一次,在采用了王清晨的理论之后,伤者伤口的恢复速度和效果更是远超张绍济的预期。

张绍济这一上手便知其效果还要比自己师弟当初说的还要惊人。

毕竟太医署的病人那都是得到精心照顾的,效果自然不是军中所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