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两个师伯 (第2/2页)
这其中,酒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精妙的缝合技术更是功不可没。
几乎一有新的进展,张绍济便迫不及待地来找王清晨交流。
而王清晨也没有立刻让大师伯帮忙,至少也要等他先熟悉这些成果之后,要不然太没说服力了。
在此过程中,王清晨也结识了太医署不少医官,其中多数都是大师伯的几位徒弟。
自家大师伯他正经收的外姓徒弟有两人,再加上自己的儿子三人,一共五人,和他平辈。
如今他几位师兄都在太医署担任要职。
至于小辈就更多了,算起来都得尊称他一声师叔。
这便是医圣世家的传承。
王清晨也见识到了自家大师伯教徒的严苛程度。
回想当初自己师父教导自己的时候,虽说也严肃认真,但与自家大师伯张绍济相比,那压力简直不值一提。
在自家大师伯这里,随时提问,典出、病理、药性等都得脱口而出,这可让王清晨难受好久。
好在他基础扎实,若不是他拥有过目不忘的特殊本领,面对如此高强度的考核,恐怕早就怯场退缩了。
王清晨也猜测,自家大师伯此举未免没有考教之意,毕竟王清晨算是医圣一门的异类,医术精湛却不从医道。
可能是担心伤了自己面子,所以才连带着自己几位师兄遭殃。
而这也正是张绍济所想,他原以为自家小师弟只是碍于情面收此良徒,并未诚心教导。
不过从王清晨的表现来看,他却推翻了她的想法。
“原以为我那小师弟并未用心教导你,这才让你走上仕途,现在看来,溪言你的基础要远比我这几个不成器的徒弟扎实不少。”张绍济感慨地说道。
作为医圣世家的传人,他深知医术关乎人命,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之前听闻王清晨醉心于朝堂之事,他还担心这个师侄会荒废医术,从而误人性命。
不过,经过这些时日的探讨以及考教。
他发现王清晨医术要比他想象中更好。
在医术方面,王清晨与自己的徒弟相比,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在某些观点和见解上,还展现出了独特的创新思维。
这让张绍济十分欣慰,也彻底放下心来。
“师侄,你天赋异禀,又勤奋好学,不如到我太医署任职,老夫必定倾尽全力传授毕生所学,保你成为国之大医,为天下百姓造福,以后这医正之位也坐得,
别学你那师父,有如此手段,偏躲在乡下蹉跎。”张绍济越说越激动,他实在不忍心看到这样一位医学天才埋没在官场的争斗之中。
“大师兄,你就别强人所难了。师侄乃是今科状元,如今更是正五品秘书丞,还身兼爵位,如此年轻便有这般成就,实乃开国以来的先例。”
谷青衣笑着打圆场,他对王清晨的情况较为了解,不像张绍济整日埋头于太医署,对外界之事知之甚少。
“清晨,你如今已是五品官职了?”张绍济满脸惊讶,随即又流露出一丝落寞。
他家世代为御医,即便自己穷尽一生,也不过做到六品官。
只能说自古天才出少年。
王清晨看着大师伯一脸的落寞,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
在这个时代,医工的地位确实不高,尽管他们医术精湛,治病救人,却在官场的等级体系中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你这孩子,既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又如此谦逊有礼,实在难得。日后若在医术药理方面遇到任何问题,尽管来找老夫,不必客气。”张绍济拍了拍王清晨的肩膀,眼神中满是赞许与期待。
王清晨连忙点头致谢,心中对大师伯的关怀充满感激。
眼看时机成熟,王清晨便想到了与孟星辰合作一事。
“大师伯、谷师伯,其实晚辈最近还遇到了一件事。”王清晨很快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细说分明。
张绍济和谷青衣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
“正如师侄所想,如此利器掌握在个人手中,恐怕并非善事”张绍济沉思片刻后说道。
王清晨也理解,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晚辈明白其中利害,所以也在犹豫。此次与两位师伯商议,也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我知道这不仅是利益的事,还关乎到前线将士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王清晨也不得不慎重。
“师侄能如此想我便放心了,此事你如何抉择,我们都会支持”张绍济说道。
王清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了两人的开导,他心中便有了计较。
其实早在酒精生意出来的时候,他便已经预想到了今日之困局,只是没想到时间这般逼近。
“那此事就有劳师伯了”
“哪里的话,只是,你确定想好了?”毕竟如果酒精推广开来的话确实是一门绝顶的生意,自古财帛动人心。
“正如师伯所说,医者治病救人,医家常理,如果酒精得以传扬,也算是一份功德”王清晨说道。
被利益遮眼者不知多少,能留一份仁心,两人顿感欣慰。
和自家大师伯商量以后,王清晨便准备坐观其变了。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
张绍济和谷青衣起身告辞,王清晨将他们送到门口,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王清晨脑海里却依旧在复盘与孟星辰的合作之事,以及即将与贤王展开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如今可不比法制社会,他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稍有不慎,陛下一个念头便有无数人跟着陪葬。
满盘皆输的下场他不想体验。
王清晨坐在书房中,对着桌上的烛火发呆。
烛光摇曳之下,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又坚定的面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