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文化计划 (第1/2页)
九三读小说网 www.93dushu.cc,最快更新穿越到男频修仙世界写女频文!
第70章 文化计划
王一顺利完成了酒楼的购置事宜之后,几乎没有片刻停歇,便风风火火地投入到了收购出版社的繁忙事务之中。
这一次,凭借着他多年来在商界摸爬滚打所积累下的广泛人脉关系网,再加上那由嬴政亲自赐予、象征着无上权威和力量的令牌所带来的巨大威慑作用,整个收购过程简直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一切都进展得异常顺利。
当王一最终成功地将出版社收入囊中时,他深深地明白,尽管眼前的收购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但对于自己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严峻考验却才刚刚开始拉开序幕。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一果断地选择了闭门谢客。他独自一人把自己关在了书房之中,时而缓缓踱步,时而驻足沉思。微弱而摇曳不定的烛火之光映照出他那紧紧皱起的眉头,仿佛诉说着此刻他内心深处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风暴。
就这样,整整三天三夜过去了,王一竟然忘记了吃饭睡觉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在这段时间里,无数个新奇独特的念头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在他的脑海当中相互碰撞、交织融合。
终于,在经过漫长而又痛苦的思考与挣扎之后,王一突然停下了脚步。只见他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之中瞬间闪过一道明亮而又坚定无比的光芒,一个极其宏大且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他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并慢慢地趋于成熟——原来,他想要借助手中这家出版社的资源优势,通过出版一系列精心策划编写的书籍作品,彻底颠覆并扭转当下世人对于那些虚无缥缈的仙神传说的固有认知!
深思熟虑之后,王一亲自伏案提笔,开启了一系列有关仙神传说书籍的创作。首先是洪荒系列故事,他精心构思大纲,细致描绘盘古开天辟地的宏大场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恐天地复合,乃以身为柱,顶天立地。其日长一丈,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如此又万八千岁。盘古力竭而亡,其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化作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自此,乾坤初定,宇宙有了最初的模样,山川河流各安其位,日月星辰各司其职,为世间万物的诞生与繁衍奠定了基础 。”文字间,一个巨人以神力撑开天地,创造世界的画面跃然纸上。
接着是女娲补天的故事:“远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烈火熊熊而不灭,洪水滔滔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女娲目睹苍生受苦,悲悯之心大起。她遍访名山大川,寻找补天的材料。在那高耸入云的昆仑山上,她遭遇了守护神兽的阻拦,那神兽身形巨大,吼声如雷,女娲与之斗智斗勇,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将其制服。而后,她在山中发现了蕴含天地灵气的赤、黄、青、白、黑五色奇石,便将它们带回部落。女娲燃起神火,以无上法力熔炼这些奇石,神火熊熊燃烧,热浪滚滚,七七四十九日过去,终于炼就了补天神石。她以神力将神石逐一镶嵌在天空的裂缝处,每一块神石都闪耀着奇异的光芒,散发出强大的力量。随后,女娲又斩杀了兴风作浪的黑龙,斩断巨鳌的四足,用以支撑天地的四角,又堆积芦灰,止住了泛滥的洪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世间终于恢复了安宁祥和。”在他的笔下,女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仙人,而是为了拯救苍生,不辞辛劳的伟大存在。
随后,王一又精心刻画了三清圣人的故事:“混沌初开之际,有三位先天大神孕育而生,分别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他头顶灵光闪耀,周身环绕着神秘的符文,于天地初开之时,便感悟到宇宙的至理,手持盘古幡,拥有开天辟地、造化万物的无上神通。灵宝天尊居禹余天之上清境,他手持太极图,擅长推演天地变化之数,能洞察过去未来,其神通广大,可演化无尽的法宝与法术。道德天尊居大赤天之太清境,也就是世人熟知的太上老君,他骑青牛,持拂尘,精于炼丹炼器,所炼制的仙丹能让人延年益寿,所锻造的法宝威力无穷,他常以道德教化世人,传播智慧与真理。”
紧接着,他写下后羿射日的英勇事迹:“远古之时,天空突然出现十个太阳,它们一同高悬天际,炽热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无收,河流干涸,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后羿本是一位英勇的神箭手,他看到百姓受苦,心中愤慨不已。他向天帝请命,要射落多余的太阳。天帝被他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赐给他一把神弓和十支神箭。后羿踏上了拯救苍生的征程,他翻山越岭,来到了东海边的高山之上。站在山顶,他拉满神弓,搭上神箭,瞄准天空中的太阳。只听‘嗖’的一声,第一支神箭如闪电般射出,瞬间射落了一个太阳。紧接着,他又接连射出八支神箭,八个太阳纷纷坠落。当他准备射落最后一个太阳时,突然想到世间万物都需要阳光的照耀,于是便留下了这最后一个太阳。从此,大地恢复了生机,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此外,王一还撰写了夸父逐日的故事:“远古时代,有一位巨人夸父,他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心中怀着对光明的无限向往。当时,太阳的运行并不稳定,时而酷热难耐,时而光芒黯淡,给人间带来诸多不便。夸父见状,决心追上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安排,给大地带来永恒的温暖与光明。他迈开大步,向着太阳落下的方向追去,他的脚步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他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了一条又一条大河,口渴了就喝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可依然无法阻挡他追逐太阳的脚步。然而,太阳的炽热和长途的奔波让夸父体力不支,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在接近太阳的时候,他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轰然倒下。他的身躯化作了一座巍峨的高山,他的手杖化作了一片茂密的桃林,为后来的旅人提供遮荫和果实。夸父虽未追上太阳,但其坚毅不屈的精神,成为了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信念。”
还有精卫填海的传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生性活泼,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一日,她独自前往东海游玩,却不幸遭遇了狂风巨浪,被无情的大海吞噬。女娃的灵魂不愿就此消散,她化作了一只精卫鸟,花脑袋、白嘴壳、红爪子,每日从西山衔来木石,决心填平东海。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往返于西山与东海之间,尽管东海浩瀚无垠,填平它看似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精卫鸟始终没有放弃,它的坚韧和执着,象征着不屈的抗争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这些故事将被编撰成册,在咸阳城乃至秦国各地广泛传播,吸引秦国百姓的目光,使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逐渐从仙神的神秘力量,转移到了这些有趣的故事上,让民众对仙神之说开始产生迷茫,心中的信念也悄然发生动摇。想着,王一接着制定了后续详细的工作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