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二十七回 迎玄汉各地响应 破长安王莽殒命

第二十七回 迎玄汉各地响应 破长安王莽殒命 (第2/2页)

王莽心胆俱裂,栖栖遑遑,仓皇失措地逃到未央宫的宣室前殿去避火。

而火舌跟踪而至,总是尾随着他。

见火光冲天,在宫室里,四处燃烧。宫人妇女,都惊慌失措地,寻找藏身之处。

大家惊慌失措,都哭天喊地地哀号着,无助地询问王莽道:

“陛下啊:

叛贼已经攻进了宫城,到处烧杀抢掠,大难已经降临,我们应当怎么逃生啊!”

王莽一听,愧悔无地,无法言语,只顾自己,抢先逃跑,寻找藏身之处。

王莽穿着全套的天青色的御衣,佩带着御玺印绶,拿着一把锋利的匕首,护卫着自己。

王莽那一把护身的匕首,在新王朝可算赫赫有名。

王莽曾经当众声称,这一把匕首,来历不凡,是两千年前,虞帝(姚重华)亲自用过的武器。

大臣虽然都知道,这是王莽自欺欺人,欺骗自己、愚弄别人的话语,但无人敢于指出来。

宫廷的占星官、天文郎崔临,见四周不是熊熊大火,就是汉军将士,已经无路可逃,只得回来,陪伴着王莽。

占星官、天文郎崔临,在王莽的前面,按著栻,随时拨动着指针,选择着时日和方位。

王莽则转动着自己的座席,绕着桌案,兜着圈子,随着斗柄所指的方向,按照天文郎崔临,测试的最吉祥的方位,坐了下来。

其时,王莽早已经身心疲惫,虚弱不堪,于是萎靡不振地坐在了地上。

到了此时,王莽已经有好些时间,没有吃饭喝水,又饥又饿,精神困乏到了极点,昏昏欲睡。

王莽愤怒忧郁,义愤填胸,早就已经绝望不堪,有些神志不清了。

王莽用茫然无措的目光,看着占星官天文郎崔临,喃喃自语道:

“老天爷照顾朕,上帝眷顾朕!天帝神灵,把治理国家的圣德和使命,已经赋予了朕。

朕的新室,受天帝神灵庇护,江山永固。那些反叛的汉军,即使嚣张一时,又能够把朕怎么样呢?”

到了最后,王莽身心疲惫,昏然而睡。

11

天色已经大亮了,难熬的前一天,终于过去,更加难过的一天,又到来了。

这一天,已经是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九月三日的清晨了。

被汉军、义军围困在皇宫里的新莽大臣侍卫们,走投无路,无路可逃。

新莽大臣侍卫们,担心攻城的汉军将士,经过一晚上的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以后,又将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击。

于是,新莽大臣侍卫们,想趁着早上,攻城的汉军将士,还在呼呼熟睡的良机,逃离宫城。

大臣侍卫们,搀扶着犹有余威的王莽,从前殿向南,走下宫中大道,向西走出白虎门。

和新公王揖等大臣侍卫,率领自己的亲信将士,已经安排车子和马匹,在白虎门门外,焦急地等待着皇帝王莽了。

但王莽君臣逃跑的意图,很快被围城的汉军将士,识破了。

汉军将士,哪里能够让王莽君臣逃跑,丢弃加官进爵,升官封侯的机会呢?

见王莽君臣,准备逃出宫城,汉军将士,立即发动了猛烈攻击。王莽君臣,见无路可走,只得狼狈退回。

王莽登上御车,前往渐台,见根本无法逃出宫阙,只得命令部下忠诚的臣子武士,依靠前面的池水,作为防御。

王莽抱著符命和威斗,收好玉玺,公卿大夫、侍中、黄门郎等随从官吏,一千余官员,依然忠诚着王莽,紧紧地追随在王莽身边,没有逃离。

大司马王邑,则率领着宫里尚存的军队将士,在宫门各处,与攻进皇宫的汉军将士,展开血战。

大司马王邑,整日整夜都在身先士卒,指挥战斗,早已经筋疲力尽,渐渐地不能支持。

大司马王邑身边的将士,死伤惨重,已经快要灭绝了。

见再也无法,抵御汉军将士的攻击,大司马王邑,只得飞马逃入宫中。

经过辗转周折,大司马王邑,最后终于来到了渐台附近,王莽的身边。

前往渐台之时,大司马王邑,正好看见他的儿子,侍中王睦,脱下自己的官帽和衣服,正在紧锣密鼓地化妆换衣,想要趁乱逃走,独自逃生。

大司马王邑,非常愤怒,拔出利剑,喝住了自己的儿子侍中王睦,让王睦返回皇帝身边,保卫皇帝安全。

侍中王睦,不敢拒绝父亲,只得跟随父亲王邑,回到王莽身边。

大司马王邑、王睦父子俩,带着残余的侍从武士,在渐台附近,共同保护着王莽。

不久,汉军大队将士,就进入宫殿之中。

义军首领朱弟和张鱼等豪杰,对着惊慌失措,四散逃跑的宫女宦臣大喊道:

“兀那宫女宦臣,统统给我们停下。反贼王莽,究竟在哪里?赶快说出来,饶你们一命。”

有个躲在房里的宫女刘奕,稍稍胆大,急忙战战兢兢地走出来,大着胆子,对汉军将士说道:

“诸位豪杰,饶了奴才婢女们的小命!陛下和大司马大人,都在渐台躲避。”

得知王莽踪迹,汉军将士,立功心切,朱弟和张鱼等,率领大批士兵,放下宫女宦臣不追,急忙向渐台跑去。

汉军人马,越聚越多,将渐台包围了几百层之多。

渐台上的新军大臣将士,见渐台受到汉军将士围攻,无路可逃,也用弓箭,向包围渐台的汉军将士,进行对射。

包围渐台的汉军将士,见新军将士,反攻猛烈,只得略微后退,等待新军大臣将士的箭矢耗尽。

12

渐台之上,新军大臣将士的箭矢,终于耗尽了,再也没有利箭,向下发射。

汉军将士放心,于是趁势,猛攻渐台。

汉军将士与新军将士,在渐台上,展开了短兵相接,非常激烈的对垒。

最终,大司马王邑、王睦父子、以及鹊惮、王巡等大臣,都力战而死。

王莽胆怯,躲进了内室里躲避。

申时过后,大批汉军将士,终于完全占领了渐台。渐台新军将士,几乎死亡殆尽,再也无法抵御。

新王朝的大臣,王揖、赵博、苗欣、唐尊、王盛等三公重臣和中常侍王参等人,都战死在渐台之上,成为了王莽的替死鬼。

商人杜吴,英勇无畏,勇敢善战。趁保护王莽的武士不备,杜吴奋勇冲上前去,杀死了王莽,并取下了王莽身上携带的玉玺,以及系印的绶带等珍贵物品。

然而,商人杜吴,却并不认识王莽,根本不知道,自己杀死的,正是罪魁祸首、窃国大盗王莽。

玄汉军队校尉,东海郡人公宾就,原来本是新王朝的大行主治礼郎,在新王朝举行朝会时,曾经见过王莽的真容,知道王莽的长相,究竟是什么样子。

那时,校尉公宾就,看见商人杜吴,正在向将士们,炫耀自己缴获的大印和绶带等珍贵战利品,心神一动,就急急忙忙上前,追问杜吴道:

“请问勇士,这条绶带的主人,在哪里呢?”

杜吴不以为意,坦诚地回答校尉公宾就说道:

“禀告校尉大人:

那个衣冠楚楚,一脸肃穆、装饰华丽的倒霉家伙,被某人杀死在宫殿西北角的屋子里。”

校尉公宾就,闻听商人杜吴此言,默然大喜道:

“真是老天保佑,命该大发!想不到我公宾就,这样一个小小校尉,竟然有封侯晋爵的好运。”

校尉公宾就,立即兴高采烈,急不可待地冲进宫殿西北角的屋子里,用剑割下了王莽的首级。

这时,商人杜吴以及那些汉军将士才醒悟过来,明白商人杜吴无意中杀死的人,竟然是祸国殃民的首恶王莽。

汉军将士,恍然大悟,立即争先恐后地上前,用宝剑去分割王莽的尸体,以便领赏。

前前后后,争着去砍杀、分割王莽尸体的将士,居然达到了好几十人之多。

结果,王莽体无完肤,他的尸体,被汉军将士,砍得四分五裂,四肢、关节、肌肉、骨骼等,都被汉军将士分裂开来,被切割成了许多块,以便领赏。

13

校尉公宾就,提着王莽的人头,高高兴兴地前去,呈现给了自己的主将,校尉王宪领赏。

校尉王宪,得到王莽的首级,大喜过望,开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起来,对属下校尉公宾就说道:

“校尉大人:

我们率领部下,诛杀了王莽这个篡贼,建立了诛灭新室的不朽功绩,如此赫赫功绩,怎么不会封侯呢?”

校尉公宾就,赞同道:

“主将大人,言之有理。我们的功劳,惊天动地,一定会得到陛下的封赏。

属下以为,大人的校尉一职,还不足以,威慑长安军民。

主将大人,应该自称为汉大将军,管辖和统领,长安城中的义军部队,数十万人才是。”

校尉王宪深以为然,赞扬校尉公宾就道:

“校尉大人,果然是在前朝任职,见过大世面的人。我不自号为大将军,怎么能够统领,这么多部属军队呢?”

校尉王宪,头脑简单,遂不顾玄汉王朝的规矩,和其他大臣将领的嫉妒,开始自封为玄汉王朝大将军,以号令长安军民。

听到自封为玄汉王朝大将军的校尉王宪,发布命令之后,城里的义军几十万人,畏惧汉室的威严,皆立即降服,全部归属了校尉王宪直接指挥。

校尉王宪,得意忘形,自以为功劳第一,遂以自封的玄汉王朝大将军自居。

王宪小人得志,一时间忘乎所以。他乐不可支地住在长乐宫里,把王莽的妃嫔,都作为自己的妻妾,日夜享用。

王宪还擅自使用,皇帝使用的车马、衣服和器物,严重违背汉朝廷的礼制礼法规矩。

王宪没有想到,自己建立的赫赫功勋和不识时务、违背礼制礼法的举动,会遭来妒忌,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14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九月六日,玄汉丞相司直(副宰相)李松,“辅汉左将军”邓晔,“辅汉右将军”于匡等汉将,率领汉军的前锋主力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西京长安城,接收胜利果实。

更始帝亲信将领,玄汉大将军赵萌(南阳郡棘阳县人),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不久也率领玄汉的后续主力军队,接踵而至,驻扎西京长安,与丞相司直(副宰相)李松统领的汉军,在西京长安顺利会师。汉军的兵势,更加强大。

玄汉丞相司直(副宰相)李松,在西京长安,举行盛大宴会,宴请玄汉大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等汉军高级将领,祝贺斩杀王莽的功绩。

丞相司直(副宰相)李松等,对属下校尉王宪部下,拥有十几万大军,一直十分忌惮,对王宪抢得杀死王莽的头功,心里极端不满、嫉恨不已。

宴会之上,丞相司直李松,对玄汉大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抱怨道:

“诸位大将军:

不知道诸位将军,想过没有,我们带领大军,披荆斩棘,冲锋陷阵,对战新莽主力,到头来,论功行赏,恐怕功劳和封爵,还不如一个校尉。

校尉王宪,是‘辅汉左将军’邓大人,与本司直的下属偏将,没有经历殊死的作战,如今却夺得斩杀王莽头功,有可能加官进爵,封侯拜相。

如此喧宾夺主的话,将把我等上司的功绩,放到哪里去呢?将置我等主将,于何地呢?”

玄汉大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深有同感。玄汉大将军赵萌,对玄汉丞相司直(副宰相)李松说道:

“丞相司直大人言之有理。

校尉王宪,虽然立下赫赫了功绩,却违背军令,违法乱纪,秽乱宫廷,杀害校尉公宾就、商人杜吴等,将他人的功劳,据为己有,不过是功过相抵罢了。

我们应该向陛下反映,真实的情况,剥夺王宪获得的一切殊荣,掌控他的军队。”

“赵大将军言之有理!没有我们冲锋陷阵,与新莽主力,作战在前,怎么可能,有王宪攻占宫城的功劳呢?”

于是,玄汉丞相司直(副宰相)李松,联合玄汉大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一道上书给更始帝,指责校尉王宪罪行说道:

“陛下:

作为一个臣子,应该尽忠职守,遵纪守法。

校尉王宪,不守法度,僭越了自己的地位,嫉妒他人功劳,私自杀害功臣。

王宪缴获了新室的御玺,而没有按时上交,还私藏了很多宫女,擅自使用天子的仪仗,秽乱宫廷。

种种行为,实属违法乱纪,大逆不道的恶行。

请陛下下旨,立即逮捕王宪,将王宪诛杀示众,以申明军纪法纪,彰显汉室的公正严明。”

见自己亲信的大臣将领,丞相司直李松、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等大臣,弹劾王宪,更始帝信以为真,不问是非曲直,青红皂白,立即批准了丞相司直李松等人的弹劾。

可怜校尉王宪,立下攻进长安,诛杀王莽的首功,不仅没有能够封侯进爵,仅仅得意忘形了几天时间,就被玄汉王朝君臣,冷酷屠灭,回味一团血雾。

自此,王莽挖空心思,篡夺而来的大好江山,苦心经营的大新王朝,宣告彻底覆灭,灰飞烟灭。

新的主人,开始莅临西京长安。

西京长安的官吏百姓,士大夫们,很快就发现,他们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莅临西京的各路新主人,初进长安的种种不顺天心民意的表现,以及伤害功臣王宪和西京官吏百姓的举动,让西京官吏百姓,产生了警觉、不安和恐惧。

新的灾难,即将再次在西京长安降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