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读小说网www.93dushu.cc

字:
关灯 护眼
九三读小说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三十八回追穷寇臧宫建功虐平民吴汉屠城

第三十八回追穷寇臧宫建功虐平民吴汉屠城 (第2/2页)

辅威将军臧宫,纵兵进入小雒郭门,经巡成都城下,顺利地到达大司马吴汉的中军大营,与大司马吴汉,大宴饮酒,大饷将士。

大司马吴汉,见辅威将军臧宫,率数十万精锐大军前来会师,十分欢喜,多日来的忧虑,一扫而空。

酒宴结束,大司马吴汉,亲自为辅威将军臧宫送行,对辅威将军臧宫说道:

“辅威将军啊:

将军初来之时,经贼兵城下,震扬了我军的威力。你行走如风,照耀如电,大张了我军士气。

然而,穷寇难以估量。回去时,希望将军你,能够改行他道,以免发生意外。”

辅威将军臧宫,仗恃兵多将广,执意不听,感谢道:“多谢大司马大人关心。本将军自有打算,请大司马大人放心。”

辅威将军臧宫,艺高人胆大,坚持仍从原路,返回自己军队的驻地。

果然,蜀军将士早已经丧魂落魄,根本不敢接近,辅威将军臧宫统领的汉军身边,更不敢贸然派兵,前去攻击辅威将军臧宫的卫队。

辅威将军臧宫,十分顺利地回到了自己的大营。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十八日,成家皇帝公孙述,眼见增援的汉军,越来越多,心里更加恐惧,决心趁汉军各部还未合围的机会,孤注一掷,扭转成都被困的颓势。

公孙述御驾亲征,亲自率领数万大军将士,攻击大司马吴汉率领的汉军主力;

公孙述命令汝宁王延岑,率领数万蜀军将士,前去攻击辅威将军臧宫统领的汉大军。

很快,决战正式开始,汝宁王延岑,率领的蜀军,破釜沉舟,斗志十分旺盛。

而辅威将军臧宫统领的大军主力,虽然人马众多,但远来疲惫,队伍杂乱,士气不旺,汝宁王延岑,三战三胜。

而大司马吴汉,则采用车轮战,将自己的大军主力,分成几部,轮番地迎击公孙述亲自统领的蜀军。

蜀汉两军,从早上一直血战到中午,一刻也没有停歇。

蜀军官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吃饭与休息,一个个饥饿疲惫,筋疲力尽,士气顿衰。

大司马吴汉,看出蜀军将士,已经拼尽了全力,早已经是强弩之末,即将丧失斗志了。

大司马吴汉,遂命令大司马护军高午、唐酣等将领,率领精锐的数万后备部队,对前线蜀军,发动了一次最最猛烈的总攻击。

成家兵团将士饥饿不堪,精疲力竭,再也无法抵挡,汉军后备队的猛烈攻击了,阵脚一时大乱。

大司马护军高午,见敌阵已乱,更加勇气倍增。大司马护军高午,挥舞着自己手中的长矛,横冲直撞,势不可挡,直接突入了蜀军的中军大营。

汉军后备队将士,也跟随着自己的主将大司马护军高午,杀入了敌阵之中。

成家皇帝公孙述,见汉军的攻势更加猛烈,情况十分危急,此时正心无旁骛地,在布置和督促蜀军将士,拼死抵抗汉军的攻击,想把汉军击退。

不想,大司马护军高午,率领自己的侍卫亲军,已经飞马突到了公孙述的眼前。

公孙述的左右卫士,措不及防,急忙派兵,拦截大司马护军高午,但为时太晚。

大司马护军高午,飞马上前,一矛猛刺,直接洞穿了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的胸脯。

公孙述的身体,一下子失去了平衡,猛然之间,就跌倒在了自己的战马下。

左右的蜀军将士,急忙护卫和抢救皇帝,拼着自己的性命,终于将公孙述抢夺回城。

见皇帝公孙述遇刺,蜀军将士的军心,一下子离散。蜀军顿时崩溃,蜀军将士们蜂拥着,向城内外四处逃窜。

晚上,成家皇帝公孙述,强忍伤病,挣扎着把蜀军大军的兵权印信,交与了汝宁王延岑。

半夜时分,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大限已至,在成都皇宫中伤重不治,最终身亡驾崩。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伤重身亡以后,成家帝国军队,失去了指挥,群龙无首,再也无法,与汉军作战了。

成家帝国文武大臣,只得商议,投降汉朝廷的事宜。

第二天,蜀军总指挥汝宁王延岑,用绳子绑着自己,亲自前往大司马吴汉的大营,献出成都,投降汉军。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十八日当天,大司马吴汉,辅威将军臧宫等汉将,率领汉军的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进驻成都,发令安民。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以太学生、地方豪强、前朝宗室贵族的三重身份,起兵南阳舂陵。

到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高邑,登基称帝,再到如今的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终于彻底削平了成家帝国公孙述的割据势力。

经过了整整十四年的艰苦征战,东征,西讨,南平,北伐等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刘秀才终于基本结束了,全国混战、豪强割据的局面,重新恢复了国家的统一。

10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虽然已经灭亡,但成都官吏百姓的苦难,却并没有过去。

成家帝国统治下的成都居民,在惶恐不安和担惊受怕中,度过了寝食不安的一天一夜。

成都官吏百姓,眼见刚刚进城的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渐渐地放松了他们应有的警惕。

第二天,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九日,很快到来了。

大司马吴汉,率领他的得胜的部下将士,满面笑容,得意洋洋,耀武扬威地在成都城中巡视。

成都的官吏百姓,对大司马吴汉的仁慈善良和宽宏大量,充满着无限的感激。

成都街市,又很快恢复了,往日和平时期的热闹与喧嚣的场景。交易顺利地进行了起来。

巴蜀各地的官吏们已经开始,在官府正常地办公,商人市民们也开始了正常的交易。一切都似乎预示着,天下已经太平,和平安宁的日子,已经在成都来临。

然而,成都的官吏百姓,却万万没有想到,大司马吴汉,血腥的屠刀,已经暗暗向他们高高举起。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大司马吴汉,终于显露出了他的冷酷无情、暴虐嗜杀、烧杀抢掠的野兽嘴脸。

大司马吴汉要报复,曾经拼死抵抗汉军的成都居民,来一个杀鸡骇猴,震慑新近降服的巴蜀军民。

大司马吴汉下令,立即斩杀,公孙述的妻子儿女,屠杀公孙述的家族,长幼不留,斩草除根;大司马吴汉,还命令汉军将士,屠杀了已经归降汉朝廷的汝宁王延岑的家族老小,一个不留。

大司马吴汉,指挥汉军将士,焚烧了了公孙述的宫殿,抢劫官署和民居,屠杀的成都官吏百姓,总计有数万人之多。

举世繁华的汉朝廷五都之一的成都,顿时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风之中,无数人家破人亡,家族屠灭。

以至于到了最后,成都的老弱妇孺,只要一听见大司马吴汉的名字,都为之悲伤和战栗。

11

大司马吴汉,放纵士卒,暴虐平民,在成都屠城的血腥暴行,迅速传到了汉朝廷的京师洛阳。

刘秀听到大司马吴汉在成都屠城的消息,震惊得几天几夜都无法安睡。

刘秀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数万无辜百姓遭受屠杀的惨境,回想着成都万千无辜百姓,凄惨呼救的声音。

刘秀一方面为无辜的成都百姓伤心、悲痛与流泪,愤怒大司马吴汉的禽兽行径;

另一方面,刘秀又深深地痛恨和责备自己,都是自己的纵容,自己的宽容,造成了大司马吴汉犯下的无恶不作、罄竹难书的一系列滔天罪行。

刘秀心里,十分清楚明白,大司马吴汉在成都制造的这一系列屠城惨剧,已经把汉朝廷苦心经营的,铲除暴政、吊民伐罪的王者之师的形象,变成与那些嗜杀成性的盗贼、流氓和土匪、强盗,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了。

他建立的汉王朝,已经永远地,与成都百姓,结下了血海深仇,深仇大恨。

这种因果循环,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也会在他的王朝衰落的儿孙们身上显灵,让后世子孙们得到遭受屠戮的报应。

当初,二姐夫邓晨的侄子邓晨大哥的儿子邓奉诸兄弟的叛离行动,也是由大司马吴汉在南阳新野等地犯下的暴行所造成。

而大司马吴汉,多年以来,竟然对自己烧杀抢掠、荼毒生灵的种种暴行,没有任何的改正,与和丝毫的悔悟和反省,他还是照样,受着他这个大汉皇帝的宠信。

刘秀也非常清楚,大司马吴汉,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满足,他自己和部下将士。

而这一切,却都是打着,清算公孙述这条冥顽不灵的毛虫的罪行,以大义凛然、伸张正义的名义,堂而皇之、名正言顺地进行着的,没有谁人,敢于质疑和抗争。

如果大司马吴汉下令屠杀的,是还有战斗潜力的降卒,如同当初白起、项羽等残暴的将领,屠杀降卒那样,也许还有一些,值得原谅的地方和理由。

而大司马吴汉下令屠杀的,却是一群,早就已经放下了武器,放弃了抵抗,已经归顺了朝廷的,手无寸铁的妇孺老弱,这就更加地令人切齿痛恨。

而大司马吴汉等将领们犯下的这些惨不忍睹的血腥暴行,都是刘秀这个号称以柔治国的仁义君王,以及他的复兴的汉朝廷,对大司马吴汉等汉军将领们,长期有意或无意的纵容所造成的。

12

辗转反侧,苦苦思索了几天,刘秀终于下旨,对大司马吴汉,武威将军刘尚等汉将,犯下的累累屠城暴行,痛下责备。

刘秀也心知肚明,自己这些严辞责备的话语和举动,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已经再也无法挽救,成都那些千千万万的无辜官吏百姓的生命,已经难以化解,汉朝廷与成都的官吏百姓,所结下的深仇大恨了。

但刘秀希望,通过这次事件,教训那些暴虐成性的将领,能够让汉军将领们,回归正道,逐渐摆脱或减少,他们的嗜血。

刘秀于是下诏,责备大司马吴汉、武威将军刘尚等屠杀成都军民的汉将道:

“大司马吴汉,武威将军刘尚:

朕得知你们,屠戮成都百姓的暴行,心里十分震惊。你们的暴虐举动,已经惹得天人共愤。朕闻之,也是伤心欲绝,悲愤不已。

成都归降朝廷,已经三天时间了。成都官吏百姓,已经顺服,统统成为了朕的大汉子民。

为什么你们这些家伙,要残暴成性,肆无忌惮地要做出如此的禽兽暴行呢?

这哪里还有一点人性可言呢?你们的暴行,与野兽的行径,有何不同呢?

突然之间,一向被天下官吏百姓,士大夫们,称为仁义之师的汉军将士,朕的所谓王师,仁义之师,正义之师,却无恶不作,像那些盗贼匪徒一样,肆无忌惮地屠杀,已经归降朝廷的无辜平民百姓。

听见此事的人,到底有哪一个,不会辛酸落泪,为之同情怜悯,悲伤不已的呢?

皇后(郭圣通),贵人(阴丽华),美人(许君平),妃嫔,文武大臣,内侍们,京师的官吏百姓,士大夫们,闻听你们犯下的种种暴行,没有不切齿痛恨、深恶痛疾的,他们几日几夜,伤心地落泪叹息,寝食难眠,悲伤不安。

就是朕的那些,还不太明事的皇子公主们,也为你们的暴行,感到深深的震怒和惊异。

武威将军啊,你是宗室子弟,皇室子孙,又曾经在朝廷做过大臣官吏,知道朝廷仁义立国、以柔治国的国策。

你怎么也如此忍心绝情,做出这种惨无人道的血腥暴行的呢?

你为什么能够熟视无睹,置若罔闻,漠不关心,不对大司马的暴行,予以制止的呢?

你们的这些残暴屠杀无辜百姓的行为,已经完完全全地失去了,斩杀敌将,拯救百姓的本意,朕无限地痛心和惋惜。

为今之计,你们唯有,用尽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补救你们犯下的罪过,约束你们的将士,不得再有,类似的暴行和惨剧发生。

如果你们以为,仅仅依靠和任命几个,百姓信任的官吏,就能使成都百姓,忘记他们心上的伤痛,忘记他们身上的血海深仇,就会变得乐不可支地赞颂朝廷,歌颂君王贤臣,这就大错特错了,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啊!

你们这样想,这样做,这是高估了那几个官吏士大夫的影响力,低估了黎民百姓的智力啊!

朕以为,你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干一些为百姓谋利的好事,做出一些,足踏实地的善政。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减轻和弥补你们犯下的滔天罪行,不让天帝神灵震怒。”

刘秀的圣旨,并未能安抚受到严重伤害的成都的官吏百姓。成都官吏百姓心中的怨愤和仇恨,已经永远地铭刻在了他们心里。

也许某一天,报仇雪恨,洗雪冤仇,就会成为他们最高最终的无奈选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